光明日報記者 王斯敏 鄧暉 劉坤 張勝 尚文超 晉浩天 李曉 侯珂珂

  2月20日,北京夜空澄澈,“鳥巢”溢彩流光。

  在朵朵小雪花匯成的大雪花“心”中燃燒16天后,奧運火種緩緩熄滅。奧運會會旗,被鄭重傳遞給下屆冬奧會東道主——意大利的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

  一場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成爲這個春天中國送給世界的真誠禮物。此刻,盛會落幕,未來開啓,奧林匹克精神以冰雪之名繼續傳遞。各國運動員帶着“雙奧之城”的祝福,步入人生新賽道。

  激情、夢想、友誼,交織成一曲永不止息的讚歌;過去、今天、明天,綿延出一種心心相印的期待。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一起向未來”,北京冬奧會留下了什麼,改變了什麼?以此爲新起點,心手相連的人們將奔向一個怎樣的未來?

  拓展冬季運動發展新空間:

  一起奔向“縱情冰雪更精彩”的未來

  冰刀劃過,一道道身影風馳電掣。球杆高揚,小小冰球疾速飛馳。60分鐘鏖戰,比分以2:1定格!一身蔚藍球衣的芬蘭冰球隊高舉雙手、大聲歡呼。

  2月20日,歐洲勁旅芬蘭隊逆轉戰勝衛冕冠軍俄羅斯奧委會隊,奪得北京冬奧會男子冰球冠軍。這激烈的一戰,也爲北京冬奧會全部賽事畫上了圓滿句號。

  91個國家和地區,近3000名運動員,109塊金牌,無數次衝刺、跳躍與翻騰——16天裏,奧林匹克讓世界一次次感受運動的速度與激情。

  體育的魅力,充盈在冰天雪地間矯若遊龍的身影裏,洋溢在奧運賽場中青春飛揚的面龐上。

  平均年齡25.2歲、74.43%的運動員首次參加冬奧會,北京冬奧會上,年輕的中國代表團不僅首次實現7個大項、15個分項“全項目參賽”,更憑藉熱愛與堅持摘得9金4銀2銅,拿下了一個個“第一次”“歷史最佳成績”。

  拼下一金一銀,一鳴驚人的蘇翊鳴成爲中國最年輕的冬奧會冠軍;開幕式主火炬手之一趙嘉文站在了北歐兩項賽場上,這個從1924年第一屆冬奧會就存在的項目,在近一個世紀後終於有了中國選手的身影;一連參加6個小項,高山滑雪運動員孔凡影始終咬牙堅持,只爲“每場比賽都能出現中國人名字”;經歷了腳傷、腰傷、手術、恢復,“蔥桶組合”隋文靜/韓聰完美演繹成套節目、一次次刷新世界最高分,爲中國隊摘得第9金……

  他們,用堅實臂膀託舉起漸露崢嶸的中國冰雪運動,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青年的傲人風采。

  體育的精彩,鐫刻在不同國度、不同民族運動健兒追求卓越、挑戰自我的無所畏懼中。

  約3000米長的高山滑雪主賽道上,沙特阿拉伯運動員法伊克·阿卜迪蜿蜒而下。儘管只拿到第44名的成績,但代表沙特阿拉伯——這個熱帶國家首次出現在冬奧會上,他已經創造了歷史。

  在本屆冬奧會上,有19個“一人代表團”,儘管這些“極少下雪”的國家尚未獲得過冬奧獎牌,但走上比拼大賽場、融入冬奧大家庭的渴望從未減退。他們的出現,讓世界冬季運動覆蓋面更廣、發展潛力更足。

  紀錄,就是用來打破的!在北京冬奧會賽場上,這句話一次次得到印證——

  12分30秒74!速度滑冰男子10000米比賽,瑞典選手範德波爾一騎絕塵,創造了中國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誕生的首個世界紀錄。

  四金王誕生!2月18日下午,29歲的挪威選手約翰內斯·廷內斯·伯厄摘得了自己在本屆冬奧會上的第4枚金牌,以4金1銅的成績讓冰雪沸騰……

  整個賽程期間,各國健兒屢屢創造新紀錄,將世界冬季運動競技水平推上歷史新高度。同時,女性運動員比例達歷史最高、有女性運動員參與的項目爲歷屆最多,“她力量”閃耀賽場,爲體育運動性別平等樹立典範。

  賽場上勇於拼搏摘金奪銀,賽場外同樣成績斐然。每屆奧運會都會留下豐富的奧林匹克遺產,北京冬奧會亦如是。

  “冰絲帶”光影流轉,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傲視羣峯,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蜿蜒靈動……這些場館將奧林匹克元素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結合,爲大衆冰雪運動的開展提供了廣闊平臺。僅從“水立方”變身爲冬奧冰壺場館“冰立方”的國家游泳中心,預計今後每年便將接待冰上運動愛好者超10萬人次。

  除了這些有形遺產,逾三億人的冰雪熱情更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財富。

  “你可以看到,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冰雪運動國家”。正如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小薩馬蘭奇所說,如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人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日益高漲——

  借冬奧契機,河北張家口建成大型滑雪場9家,擁有高、中、初級雪道177條,總長度164公里,建成滑冰館20座,全市參與冰雪運動人數突破220萬人。

  乘冬奧東風,位於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的吉林已建設54家滑雪場,單日最大接待量達10萬人次。虎年春節期間,吉林省各大滑雪場“一板難求”“一椅難求”,場面火爆。

  新疆阿勒泰地區,中小學冬季體育課搬進了滑雪場。從瞭解毛皮滑雪板,到體驗單雙板平地滑雪,再到高山滑降、越野滑雪,各類特色課程讓孩子們盡情擁抱冰雪。

  浙江8個地市建有冰雪運動場所,共有滑雪場16家、滑冰場7家,其中6家室內滑雪場四季開放。2020至2021雪季,共有143.3萬人次參與冰雪運動……

  冰雪運動的激情與活力,對青少年影響尤爲明顯。谷愛凌、蘇翊鳴等新銳小將屢創佳績,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種下冰雪運動的種子,鼓舞他們從觀賞者變爲投身者。

  看,冰場裏有了更多穿着冰鞋的少年;瞧,雪場裏有了更多滑着雪板的孩子。因爲他們,中國冰雪運動未來可期。

  “中國實現了超過3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目標,這是前所未見的偉大成就,是本屆冬奧會爲中國人民和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作出的重大貢獻。這將大大改變全球冰雪運動發展和產業格局,引領全球冰雪運動進入新的時代。”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盛讚。

  賦予奧林匹克主義新內涵:

  一起奔向“人的發展更全面”的未來

  “奧林匹克運動的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歡迎宴會上的致辭中,習近平主席言語諄諄。

  古老而常青的奧運會,不只是體力、技巧的競賽場,更是智慧、情懷的展示臺;超越競技層面的奧林匹克主義,將運動、藝術和精神融爲一體,趨向於培養一個“完整的人”。

  1935年,顧拜旦對奧林匹克主義作了簡明概括:不是一種制度,而是一種精神和道德的觀念;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曾指出,奧林匹克主義“是愉快和希望的哲學”。

  “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並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憲章》的呼籲跨越時空而來,在北京冬奧會賽場上激盪起深遠而悠長的迴響。

  這種迴響,體現在冰雪健兒們對待比賽、對待勝負日益成熟的心態上。

  “這是一次美好的旅程,我在北京實現了奧運夢想!”22歲的多諾萬·卡里略作爲墨西哥30年來首位參加冬奧會的花樣滑冰運動員亮相北京冬奧會,“我的目標是帶動更多墨西哥人關注冰雪運動,激勵更多孩子去探尋夢想,找到激情與快樂。”

  “今天是我最高興的一天,我的動作從來沒有女孩挑戰完成過!”2月8日,谷愛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摘金後,渾身洋溢的快樂與朝氣感染了很多人。發自內心的熱愛、對運動本身的享受,是支撐她一路拼搏的強勁動力……

  奧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人生最可貴的不是成功,而是拼搏。

  2月5日,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女子3000米決賽現場,年近50的德國速滑選手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因微笑着衝過了終點,這是她第八次征戰冬奧。她的鍥而不捨,贏得無數點贊。

  四次出征冬奧的31歲老將齊廣璞技壓羣雄,以129.00分的高分摘得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金牌。時隔16年,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子運動員再度登上冬奧會最高領獎臺。

  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爲峯。競技賽場上的每一次挑戰,都是身與心的對壘、精神和意志的角力。

  賽場上的競技酣暢淋漓,賽場之外,人們對奧運的理解越來越深,和奧運的距離越來越近。

  這個春節,“看冬奧”與“上冰雪”成了很多人生活的兩大主題——跟着賽事心絃緊繃,感受體育的力量、技巧與激情;轉頭來,將其轉化爲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昂揚進取的人生態度。

  推廣奧林匹克“卓越、尊重、友誼”的價值觀、讓青少年深度瞭解奧林匹克歷史文化,享受樂趣、增強體質、錘鍊意志、健全人格……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累計達835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2062所,共迎未來“姊妹校”470所。日漸深入的體育教育,爲成長中的青少年提供了強健體魄、激勵進取、錘鍊意志、砥礪創造的全方位鍛鍊。

  一位親身參與冬奧服務的大學生志願者告訴記者:曾經,“躺平”“躺贏”成爲一些同齡人的口頭語,可是,冰雪賽場上那些精彩綻放的健兒們,分明在用行動證明——你若躺平,必將遠離精彩。

  2塊鋼板,22根鋼釘!中國老將賈宗洋左腿的一張X光片讓無數網友淚目。這位人稱“最敬業‘鋼鐵俠’”的運動員四戰冬奧、抱憾而歸,卻說自己“無怨無悔”——“榮幸大過遺憾”。

  滑雪運動員徐夢桃的運動生涯中,傷痛一直纏繞着她,4次大手術,半月板切除近70%,但她靠着堅強的意志力挺了過來,拿下難能可貴的奧運金牌……

  這樣的故事,在人們心中深烙。谷愛凌等青年運動員的成長,更讓很多家長深受觸動:我們來不及向谷愛凌學習了,倒是該好好向谷媽媽學習怎麼培養孩子。

  “轉變只盯着學習成績的培養思路,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讓孩子有興趣、有熱愛,享受熱愛本身,纔是最重要的。”一位5歲孩子的母親如是感慨。

  6歲的小朋友王曉宇觀看比賽後問媽媽:爲什麼這些哥哥姐姐可以成爲世界第一?媽媽說:“因爲他們給自己定下了這個目標,而且一直爲此努力!你的人生也一樣,爲夢想拼搏,是最幸福的事。”

  人們爲什麼需要奧林匹克?一個以人的發展爲中心的世界,怎樣從奧林匹克中獲得更多啓發?

  籌辦冬奧過程中,共享理念深入人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堅持共享辦奧,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辦奧,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加快冰雪運動發展和普及,使廣大人民羣衆受益。”冬奧帶來的益處,不只是人類體能極限的不斷突破,更包括隨之提升的文明程度、健康理念、社會發展、精神意志等,而這些,必將產生長久而深遠的影響。

  以奧林匹克之名,探索人類身體與精神的邊界。每一次失敗的痛苦、成功的喜悅,都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它們超越地緣、種族、利益之上,值得被銘記。這一切,啓發人類社會行動起來——去除體育的政治化傾向,爲發揮體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營造條件、提供保障,推動奧林匹克事業永續輝煌。

  書寫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篇章:

  一起奔向“世界更美好”的未來

  “桃桃!奧運冠軍!”2月14日,徐夢桃奪得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後,名列第4的美國選手阿什利·考德威爾歡呼着衝過來,和她緊緊擁抱:“我爲你驕傲!”很多網友熱淚盈眶:“這纔是奧運本來的樣子!”

  北京冬奧會賽場上,這樣的友愛瞬間俯拾皆是——

  2月8日,自由式滑雪大跳臺比賽現場,意外失誤的法國運動員泰絲·勒德掩面哭泣。谷愛凌上前擁住她,送去暖心鼓勵;在烏東局勢撲朔迷離的當下,俄羅斯奧委會隊運動員伊利亞·布羅夫和烏克蘭運動員阿布拉緬科在張家口雲頂滑雪公園緊緊擁抱、共享勝利喜悅;美國滑雪名將肖恩·懷特傳奇謝幕,淚灑賽場,第一時間鼓掌致敬的,是賽場上的“對手”們……

  “這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使命,讓人們在和平競爭當中團結一心。奧運會總是搭建溝通的橋樑,絕不會築起一道道高牆。”巴赫感言。

  對於世界而言,奧運最深的魅力正在於此——以體育和友誼爲橋,持續深化人類攜手合作、同舟共濟的智慧與信心。這,是“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真實寫照,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生動詮釋,是“一起向未來”的完美演繹。

  賽場內外的“沉浸式體驗”,讓這種團結更有力、更真切。

  “非常感謝這裏的一切!無法用言語表達!”冬奧村房間裏誠意滿滿的細節,讓捷克花樣滑冰運動員納塔莉·塔施萊羅娃倍感驚喜。

  “對滑雪運動員來說,這裏堪稱完美。”國際雪聯高山滑雪委員會主席伯恩哈德·魯西毫不掩飾自己對北京冬奧高山滑雪場地雪況的讚賞之情。

  “非常成功,非常滿意,非常了不起。”巴赫認爲,“此次北京冬奧會已經向全球傳達出這樣的精神:只要大家團結一心,人人都作出貢獻,那麼就可以成功舉辦盛大的賽事!”

  中國向世界遞交了一份優異答卷。而這背後,是無數“答卷人”的團結一心。

  ——嚴格防疫確保開賽。“一下飛機,就進入閉環,每人都要戴上N95口罩,定期接受核酸檢測。”BBC記者談起感受。很多人公認,冬奧村和相關場館“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熱情服務彰顯友善。美國運動員特莎·莫德回國了。幾天來,她仍對冬奧之行念念不忘,並許下“再次來中國旅遊”的願望。最感動她的,是開幕式上志願者的熱情問候。這樣的美好體驗,被1.8萬多名志願者送給了參加冬奧會的各國友人。

  ——保障解決後顧之憂。在延慶高山滑雪賽道,冬奧滑雪醫療“夢之隊”的醫生們隨時待命,一旦有選手受傷,他們便踏上滑板急速飛馳,執行救治任務。美國運動員尼娜·奧布萊恩參賽時不慎受傷,接受救治後,感激之情溢滿心頭……

  這份答卷中,“綠色”是關鍵而亮麗的一筆。

  從崇禮小鎮草木豐茂,森林覆蓋率提高至67%,到“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完全實現賽事場館可再生能源“綠電”供應;從首鋼工業遺址變廢爲寶,築起滑雪大跳臺,到國家速滑館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製冷方式製冰,碳排放量趨於零……北京冬奧生動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爲人類可持續發展之路貢獻了“北京標準”。

  北京冬奧會,見證了中國由富起來向強起來的飛躍,也投射出堅定的文化自信、開放的文明胸襟。

  蘊含“天人合一”“開放包容”寓意的“飛揚”火炬,自古奧林匹亞遺址採集火種,一路播撒夢想,終於在中華大地上燃起璀璨光芒。

  賽事場館,“雪飛天”演繹敦煌壁畫古老傳說,“冰絲帶”在月華流轉中營造唯美意境,“雪游龍”“雪如意”讓經典的中華文明意象親切呈現。

  奧運村裏,紅燈籠、中國結、熱餃子、小湯圓渲染出喜慶紅火,極具中國特色的“冰墩墩”“雪容融”成爲深受各國來賓喜愛的“世界級網紅”……

  中國文化的廣博與深邃,與奧林匹克的精神內核相互融通,古今、中西之間實現了對接、互補與昇華——世人感受到人類創造力源泉的持續噴湧,文明多樣性不斷豐富。

  今天,面對着這個仍然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時常有不同利益折衝斡旋、不同理念衝突激盪,然而,奧林匹克的光芒再次告訴我們:只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團結一心、攜手同往,才能揚起勝利風帆,在瀚海中劈波斬浪、浩蕩前行。

  心相交、夢相融。珍藏起北京冬奧會的寶貴記憶,讓我們攜手並肩,共奏一曲百花齊放、激昂雄渾的命運交響——與世界一道,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光明日報北京2月20日電)

  (更多報道見8、9版)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21日 03版)

原標題:北京冬奧會:更美好的未來,正在開啓

值班主任:顏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