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李曉青

2月24日晚間,多家地產公司主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了公司的經營情況。

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包括保利發展(600048.SH)、龍湖集團(00960.HK)、旭輝控股集團(00884.HK)、新城控股(601155.SH)、華髮股份(600325.SH)、新希望地產、首開股份(600376.SH)、碧桂園(02007.HK)在內的多家房企主動披露了近期公司的經營情況。

在提及債務方面,保利發展稱,公司目前債務結構合理,資金管理能力較高,償債能力較高。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有息負債餘額爲3410億元,其中短期借款49.99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520.12億元,長期借款2471.47億元,應付債券368.43億元。有息負債中1年以內債務爲570.1億元,1-2年944.28億元,2-3年983.11億元,3年以上912.51億元,分別佔比16.72%、27.69%、28.83%和26.76%,債務期限結構穩健。

另外,截至2021年9月末,保利發展的貨幣資金爲1321.09億元,系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的2.32倍,短期償債能力較強。同時,公司擁有授信總額5370億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額度3075億元,剩餘未使用授信額度爲2295億元。

華髮股份稱,面對當前外部環境和行業的發展方向,公司按照“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的工作思路,狠抓銷售去化、提速資金回籠、盤活低速資產、優化融資結構、把控投拓節奏等等,降負債、去槓桿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公司全面實現“三道紅線”達標轉綠.。

在公開市場債券及償付應對方面,華髮股份稱,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交易所市場存續境內公司債及資產支持證券餘額173.64億元(不含次級債券),其中3個月內到期的公司債與資產支持證券規模爲7.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爲15.99億元。公司將全力做好自有資金籌措、借新還舊、精準兌付等舉措,按時全額償還公開市場債券本息。公司目前貨幣資金充裕、融資渠道暢通、債券安全性高。

新希望地產表示,2021年下半年,雖受房地產市場整體環境影響,銷售規模開始下滑,但公司通過多渠道銷售、加強數字化營銷等方式加大營銷力度;同時,加大回款力度,總對總確保按揭額度。在2021年10月之後,存量按揭基本全部解決。公司2021年的回款率維持在90%以上的較高水平。“三道紅線”已連續4年保持綠檔,截至2022年1月31日,存續境內公司債及資產支持證券餘額61.956億元,公司未發行境外(如美元債等)債務,不存在兌付需求。財務數據顯示,在新希望地產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中,其中3個月內到期債務規模13.68億元,公司債與資產支持證券9.95億元;一年內到期債務規模108.66億元,公司債與資產支持證券15.24億元,公司有息負債均按時還本付息。公開市場產品規模佔比較小,間接融資等項目類貸款佔比86.6%,目前可用銀行授信餘額234億元。

首開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截至2022年1月31日,公司存續境內公司債及資產支持證券餘額193.38億元(合併口徑)。其中3個月內到期債務規模85.4億元,其中公司債與資產支持證券0億元;一年內到期債務規模198.06億元,其中公司債與資產支持證券16億元。公司將採取借新還舊等措施,堅守底線思維,做好充分準備,按時全額償還公開市場債券。首開股份稱,公司將堅持“去化爲先、現金爲王、利潤爲本”的商業邏輯,着力攻堅“增量週轉、存量去化、 尾盤清理、自持盤活”的難點痛點,以穩健的經營結果,保證投資人投資的安全和股東利益。

有地產債分析師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此次多家房企密集披露公司經營情況,可保證投資者對公司情況的知情權,對提振市場信心,穩定投資預期有利好。“去年下半年開始多家房企爆雷,到期債券不能按時兌付之類的情況增多,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市場上一點傳聞就可能大概率的導致房企遇到股債雙殺的情況,尤其是地產債,受到消息的影響非常大,否則依靠所謂的小道消息會造成投資者和公司方面的消息不對稱,對雙方都沒有利,現在很重要的一個舉措就是要重建市場信心,穩定投資預期,提升企業在資本市場的公信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