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換帥!

2月25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清華大學宣佈了中共中央的任免決定,邱勇由清華大學校長轉任黨委書記,王希勤任清華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陳旭不再擔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職務。

陳旭已在清華大學黨委書記任上工作了8年時間,接替陳旭任黨委書記的邱勇此前是清華大學校長。

而新一任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此前是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2013年,陳旭接替胡和平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

陳旭,女,漢族,1963年7月出生,今年59歲,河北保定人,198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教授。

陳旭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共十九大代表,北京市第九、十、十一、十二次黨代會代表。

陳旭本科、研究生和博士均在清華大學就讀:

1981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本科學習

1986年9月至1989年7月在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在職研究生學習

1996年8月至1997年8月,陳旭在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物理系訪問

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陳旭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在職研究生學習,獲博士學位

陳旭在博士畢業後任清華大學校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2006年2月任校黨委副書記。

2007年12月,陳旭成爲清華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2009年6月任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

2013年12月,陳旭接替胡和平成爲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至今8年。

胡和平則“空降”地方,歷任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陝西省委副書記,陝西省省長、省委書記,胡和平現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和旅遊部部長。

在履新時,陳旭表示,作爲新一任黨委書記,自己深感使命崇高、責任重大。

她說,當前清華大學正處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第三個九年的關鍵階段,深化學校改革、推動戰略發展變得更加迫切。

“我們只有從我國社會轉型和世界變革發展的大背景中深刻洞察清華的優勢和差距,深刻認識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抓住寶貴機遇,加強戰略謀劃,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使一代代清華人的理想追求在我們的接力奮鬥中逐步變爲現實。”

據清華大學官方微信介紹,陳旭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是一名老師”,學生的成長成纔是她心中最大的牽掛。

2017年10月,陳旭曾對媒體表示,清華大學將把主要工作放在人才培養上,把更多經費投入到教育教學改革、辦學條件、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上,“錢要花在刀刃上。”陳旭說。

就在2月25日當天,清華大學官方微信還發布了陳旭的專訪文章,標題是《心懷“國之大者”,追求一流永無止境》。

邱勇履新清華大學黨委書記

接替陳旭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的是邱勇。

邱勇,男,1964年7月出生,今年58歲,1985年3月入黨,1994年8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

邱勇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有機光電材料專家,長期從事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

公開資料顯示,邱勇的本碩博也都是在清華大學就讀。

1983年9月,邱勇考入清華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系,1988年7月化學系本科畢業,並免試攻讀清華大學化學系研究生,1994年7月博士畢業留校工作。

2009年12月,他成爲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4年9月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2015年3月任清華大學校長,至今7年。

政知君注意到,2021年7月,清華大學2021年首封錄取通知書正式發出,當時隨通知書寄出的還有邱勇給新生的贈書《老人與海》以及致新生的信。

2021年是邱勇第七次給新生贈書,之前分別是《平凡的世界》《瓦爾登湖》《藝術的故事》《從一到無窮大》《萬古江河》和《鄉土中國》。

在給新生的信中,邱勇寫道,《老人與海》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的一部現實主義力作,是人類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展現了人超越極限、不屈不撓的忍耐力,人與不可知自然頑強拼搏的無畏勇氣。

他寫道,“希望你們在來校報到前能認真讀完這本書,並在入校後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讀書心得,我也期待着與你們進行直接的交流。

新任清華大學校長:放棄美國綠卡的訪問學者

接替邱勇擔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是王希勤,他此前是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王希勤出生於1968年6月,今年54歲,江蘇泰縣人。1986年9月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1991年免試推薦直接攻讀電子工程系博士學位,1996年博士畢業後,王希勤選擇了留校任教,不久經擇優晉升爲副教授。

2000年,王希勤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作訪問學者。據媒體此前披露,在美國三年後,他毅然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扔掉綠卡,歸國回到清華繼續執教,之後被評爲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6年起,王希勤歷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人事處處長、人才資源開發辦公室主任等職。

2016年2月任校長助理一職,不到一年時間再度出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8年出任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

2017年,王希勤曾接受《科技日報》採訪。

當時,他提到,清華原有的教育體系已與當今中國快速發展的現狀非常不適應了,必須進行綜合性的改革。

“清華的學生,傳統的特點就是聽話、出活、能幹事,但是大學不僅要出工程師,還要出思想家、科學家,來解決當今和未來中國與世界所面臨的政治、經濟、社會、科學、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這是清華的歷史責任——既是對國家的責任,也是對世界的責任。”

“思想家不是用培養工程師的模式培養出來的,科學家也不是目前這樣培養出來的。”

王希勤說,清華要成爲世界頂尖大學,一定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形成良好的學術生態,真正做到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才能培養出偉大的思想家和傑出的科學家。

資料 | 清華大學官網 新華社 人民網 北京日報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