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板塊本週下跌逾2%,碧水源和三聚環保跌幅靠前‘環保周評榜’

華夏時報記者 王悅 徐芸茜 北京報道

截至本週五(2月25日)收盤,上證指數漲跌幅爲-1.13%,深證成指漲跌幅爲-0.35%,創業板指漲跌幅爲1.03%。環保板塊漲跌幅爲-2.19%,表現略遜色於大盤。

本週內,個股方面,《華夏時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相關數據梳理發現,本週環保工程板塊內共有28只股票上漲,其中表現較好的分別北清環能(12.59%)、祥龍電業(11.88%)和龍淨環保(7.52%),整體漲幅不大;1只個股持平;下跌的個股數量較多共有95只,跌幅明顯的是京藍科技(-15.35%)、嶺南股份(-12.76%)和錢江水利(-12.51%),跌幅超過10%的個股共6只。

偉明環保加碼垃圾焚燒發電業務

本週內,市值前十的環保股平均跌幅爲1.62%,雖然走勢下行,但整體跌幅有限。事實上,環保板塊內市值前十的個股,僅有偉明環保和景津裝備保持上行,周內漲幅爲3.49%和4.07%;跌幅靠前的爲碧水源和三聚環保,跌幅分別爲5.12%和4.38%。

截至2月25日收盤,市值第一的偉明環保收盤價爲32.75元/股,本週內漲幅3.49%,而在此前偉明環保已持續三週走勢上行。今年年初,偉明環保於1月6日盤中觸及歷史高點,達到38.11元/股。

2月21日,偉明環保公告稱,近日,公司與隴南市武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就投資建設武都項目簽署《隴南市武都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特許經營協議》。

隴南市武都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要處理“一區四縣”即隴南市武都區、文縣、康縣、宕昌縣、甘南州舟曲縣轄區範圍內的全部生活垃圾。項目總規模爲900噸/日,總投資4.5億元,其中一期工程設計日處理能力600噸/日生活垃圾,協同處理50噸/日的餐廚和廚餘垃圾,採用機械爐排爐焚燒工藝,投資額約3億元。

而偉明環保作爲我國規模最大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企業之一,其主營業務正是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業務。擁有技術研究開發、設備設計製造、項目投資建設、項目運營管理等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

據瞭解,偉明環保目前在手垃圾焚燒項目日處理規模超過5萬噸,下一目標力爭在2025年前實現7萬噸/日處理規模,再往後考慮是10萬噸/日處理規模。海外項目公司也在持續跟蹤,因疫情關係這兩年節奏有所放緩,後續公司也會積極推動海外項目的拓展。

環保領域頂層規劃將公佈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在生態環境部2月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國家層面的“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目前已經順利完成了各個環節的工作,規劃文本正在按程序向社會公開。

據瞭解,規劃面向美麗中國遠景建設目標,提出了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防控、生態保護四個方面的目標指標,明確了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改善大氣環境、提升水生態環境等一系列重點任務。規劃部署了十二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涵蓋了各要素、各環節,體現了可操作、可落實的要求;規劃編制的基本遵循五個堅持,亮點和創新突出六個方面。

“規劃部署了若干與目標指標、重點任務相匹配的重大工程,內容十分豐富,在許多方面有新突破、新拓展、新提升,繪就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的路線圖和施工圖。”孫守亮表示,生態環境領域的各項專項規劃,以及污染防治攻堅戰各個標誌性戰役的行動方案,也基本同步完成編制,正在陸續出臺。

“十四五”的生態環境保護,一方面強調穩中求進,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另一方面將不單純追求“量的改變”,更注重“質的提升”,強調內涵發展,強調羣衆獲得感。這意味着,隨着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要求,環保行業有望迎來新的政策催化。

而銀河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全國兩會的臨近,“雙碳”概念再度升溫。各個地方在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提出了統籌推進碳達峯、碳中和,積極構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機制。特別是在疫情衝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今年各地在制定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的時候,充分體現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要求。面對經濟形勢複雜嚴峻帶來的壓力,地方兩會也釋放了更強的綠色發展信號。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