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惡意漲價等問題引發社會關注。年前開始,多個部門對於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監管工作已經啓動。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中也提到非學科類培訓機構應體現公益屬性,防止出現新的野蠻生長。

後續如何統籌加強對學科類與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對於非學科培訓機構,下一步有哪些治理計劃?

對此,近日教育部校外培訓監管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關於近期一些地方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惡意漲價的問題,需要強調的是,非學科類培訓與學科類培訓一樣,都是立德樹人的事業,都應堅持公益屬性,遵循教育規律,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有效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針對近期非學科培訓惡意漲價、違規傾銷課時等問題,教育部高度重視,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初步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把非學科類培訓監管作爲工作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把握特點,區分非學科類培訓與學科類培訓的異同,準確把握非學科類培訓以素質類爲主、行業屬性突出、種類繁多等特點,加強研判,提高治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是理順體制,建立由體育、文化、科技、人社等行業主管部門爲主負責,教育部門統籌協調,發改、財政、民政、市場監管等其他綜合部門共同履責的綜合監管機制。

三是明確規範,建立相應的價格、人員、材料等規範,完善准入制度,明確標準要求。

四是抓住重點,首先加強非學科類治理的頂層設計、藍圖規劃,其次對行業准入、價格調控、日常監管等重點問題逐個破解,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增強非學科類培訓治理實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