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爲全球汽車行業也蒙上了陰翳。

據彭博社2月28日消息,豐田汽車發言人稱,豐田汽車在俄羅斯的工廠運轉正常,俄烏衝突目前對公司業務沒有影響,豐田汽車將繼續密切監控和評估形勢。

但不少車企卻沒那麼幸運。據央視財經報道,受俄烏衝突影響,近日多家跨國企業設在烏克蘭的工廠進入停工狀態。而由於在烏克蘭生產的零部件遲遲不到位,大衆汽車在德國的兩家工廠也要停產數日。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看來,俄烏衝突爲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較大不確定性,車企要靈活應對,保護自身利益,實現中國汽車出口的平衡發展。

已有車企被迫停產

事實上,俄羅斯是衆多汽車廠商的投資地。據瞭解,大衆汽車、寶馬集團、奔馳、雷諾集團、現代集團、長城汽車等多家車企都在俄羅斯投資設廠。

其中,大衆汽車大約有4000名員工在莫斯科西南部卡盧加的工廠工作;寶馬集團最近將其與俄羅斯汽車製造商即將到期的合作伙伴關係延長至2028年,並在加里寧格勒工廠進行了耗資3.5億歐元的擴建;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則於2019年投產,項目投資5億美元,規劃年產能15萬輛。

眼下,俄烏衝突的影響開始蔓延,多家車企在俄羅斯的工廠出現了停工、停產。路透社報道稱,雷諾方面於2月25日表示,由於零部件短缺和運輸困難,將暫停位於俄羅斯的汽車組裝廠的一些業務。“業務中斷主要是因爲過境國更嚴格的邊境管制,我們被迫改變一些既定的物流路線。”雷諾的俄羅斯分公司表示。

而雷諾控股的俄羅斯汽車製造商Avtovaz也表示,由於全球電子元件持續短缺,可能暫停俄羅斯中部一家工廠的部分裝配線;芬蘭輪胎製造商諾記輪胎表示,正在將一些關鍵產品線從俄羅斯轉移到芬蘭和美國,以應對俄羅斯可能面對的進一步制裁。

現代汽車集團一位發言人表示: “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形勢,因爲預計俄烏衝突將導致經濟衰退和盧布走軟。”

長城汽車證券部近日也對外表示,長城汽車俄羅斯工廠的生產與銷售不會受到俄烏衝突的影響;長城汽車對烏克蘭的出口業務短期內可能會受一些影響,但長期來看沒有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還是金屬“鈀”的重要產地,而這種金屬是芯片製造的重要原料。業內分析認爲,俄烏衝突下,歐美對俄製裁不僅可能會衝擊芯片產業鏈,也勢必對傳統車企在俄羅斯的佈局造成重大沖擊,全球汽車供應本已緊張的產業鏈和價格都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中國車企出口或面臨損失

IHS Markit數據顯示,在俄羅斯汽車產量中,雷諾集團的佔比爲39.5%;現代集團的佔比爲27.2%。而從市場份額來看,俄羅斯汽車市場中,除了本土品牌拉達(俄羅斯最大的汽車製造商AvtoVaz 旗下品牌)佔據20%左右的市場份額外,其他市場份額均由外資品牌佔據。其中,大衆汽車在俄羅斯汽車市場中佔有12.2%的市場份額,豐田汽車緊隨其後,所佔份額爲5.5%。

IHS歐洲首席汽車分析師Tim Urquhart稱:“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並沒有從俄羅斯賺取大量的錢,但就風險而言,雷諾顯然是風險最大的公司。過去幾年裏,俄羅斯已經大不如前了,我不認爲最近的事件會改變這一點。”

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三年裏,俄羅斯汽車市場的年銷量在160萬至175萬輛之間,2021年其銷量僅佔全球汽車銷量的2%左右。

聚焦於中國汽車出口層面,崔東樹認爲,中國對俄羅斯的汽車出口近幾年表現相對較強。2021年,中國對俄羅斯的汽車出口量達到約12.28萬輛,出口額也上升到19.7億美元。

“中國車企表現極其優秀,尤其中國乘用車的出口,在總出口量中佔據了近80%的比重。但目前來看,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面臨着巨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崔東樹認爲,“中國汽車行業在對俄羅斯的出口和對烏克蘭的出口中,貨車的佔比都是相對較大的,而且特種車的出口也比較重要,所以對俄羅斯和烏克蘭來說,運輸很重要。俄烏衝突必然是國際損失,尤其是中國車企必然要面臨需求不足的損失。”

此外,崔東樹認爲,俄烏衝突對於芯片供應的影響是相對有限的。目前,全球半導體公司稀有氣體庫存正常使用6個月完全沒有問題。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此前也表示,俄羅斯只是芯片行業的一個小市場,俄烏衝突不會對芯片供應構成威脅。該協會表示,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也不太可能對行業的銷售情況產生重大影響。

“多數芯片公司表示此前已做好充足的準備,加速構建多元化供應鏈體系,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急劇供應短缺,因此俄烏衝突帶來的衝擊可能沒那麼劇烈,並且在此前疫情等因素帶來的劇烈衝擊之下,行業供應能力已經得到大幅改善和提高。”崔東樹說。

記者|裴健如

編輯|孫磊 何小桃 王嘉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