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在國際金融市場大幅動盪的情況下,穩健貨幣政策保持了人民幣幣值穩定,並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

穩健貨幣政策保持了人民幣幣值穩定

在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發達經濟體通脹持續攀升的情況下,我國保持物價穩定成爲全球經濟的穩定因素。2022年1月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同比上漲46%。2022年1月美國CPI同比漲幅爲7.5%,創四十年來的新高,已連續9個月超過5%,歐元區CPI同比漲幅高達5.1%。對比之下,我國在應對疫情以來堅持正常的貨幣政策,在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不搞大水漫灌,貨幣政策的前瞻性、自主性、穩定性增強,社會公衆對貨幣政策的信任度提升,居民通脹預期平穩,沒有受到發達經濟體高通脹的影響,物價保持穩定。2018年以來,我國CPI的年度平均漲幅爲2.1%,實現了較高增長、較低通脹、較多就業的優化組合。

在國際金融市場大幅動盪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2018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經受住了重大外部衝擊,彈性明顯增強,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2019年和2020年受外部衝擊影響,人民幣匯率曾一度破“七”,之後又在市場力量推動下回到“七”下方,202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小幅升值2.3%。2018年至2021年我國外匯市場973個交易日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有485個交易日升值,有487個交易日貶值,有1個交易日持平,充分體現了雙向浮動的特徵。匯率平穩既是人民幣幣值穩定的體現,也爲穩定亞洲乃至全球的經濟金融運行做出了貢獻。

央行貨幣政策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成績的取得,很大程度得益於我國實施穩健貨幣政策。在應對疫情衝擊時,我國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既不搞量化寬鬆,也不搞零利率或負利率,而是堅守幣值穩定這個根本目標。這既避免了嚴重通貨膨脹干擾經濟增長,又使得我們在經濟遇到下行壓力時有條件、有空間採取適當措施及時應對。事實證明,幣值穩定是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最根本的貨幣金融環境。

穩健貨幣政策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

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共12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釋放長期資金10.3萬億元,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力度。2018年-2021年,我國M2平均增速爲9%,與同期名義GDP8.3%平均增速大致相當。

人民銀行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小微、三農、綠色發展和製造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2022年1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爲19.7萬億元,爲2018年初的2.4倍;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小微經營主體4813萬戶,是2018年末的2.3倍。普惠小微貸款增量在各項貸款增量中的佔比由2018年的7.7%大幅提升至2021年的20.7%。2021年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4.93%,比2020年下降0.22個百分點,比2018年下降1.38個百分點。

2019年8月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以來,貨幣政策傳導效率顯著增強,企業貸款利率明顯下降,從2019年7月的5.32%降至2022年1月的4.5%,累計降幅達0.82個百分點,創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長期以來存在的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當前,我國面臨的內外部形勢複雜多變,機遇和挑戰並存。從國際看,全球通脹水平居高不下,主要發達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的步伐加快,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加大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短期仍然存在,但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形勢變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靈活適度調節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引導信貸結構穩步優化,促進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未來我國有能力、有條件、可以有效應對外部衝擊和國內下行壓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通脹總體穩定,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繼續成爲全球經濟的亮點。

(總檯央視記者 王善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