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衆所周知,俄烏之間並非只有“怨”,也有帶着厚重歷史沉澱的“情”,有人甚至會用“手足”來形容它們曾經的關係。雙方“結盟”的開端遠遠早於蘇聯時期,可追溯至1654年。回顧這段歷史,可以看到烏克蘭對俄羅斯在戰略利益以及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重要性由來已久,也能爲烏克蘭人如今對俄複雜心態的源頭找尋到一些線索。

對“結盟”協定的不同解讀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結盟”故事可以從1654年講起,這一年,沙皇俄國與蓋特曼政權簽署了《佩列亞斯拉夫協定》。當時蓋特曼政權由蓋特曼·鮑格丹·赫梅利尼茨基領導,他從1648年起率領民族起義,試圖脫離波蘭立陶宛王國的統治,並先後向土耳其蘇丹和沙皇請求支援。與波蘭人談判破裂後,沙皇俄國向蓋特曼伸出援手。

《佩列亞斯拉夫協定》實際承認了蓋特曼控制的地區擁有自己的領土(基輔轄區、布拉茨拉夫轄區、切爾尼戈夫轄區以及沃倫轄區的一部分)、行政管理系統、軍隊、外交權等。烏克蘭人在與“莫斯科同盟”關係中找到了對其自身的庇護和保障,但縱觀後面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很難說他們真正取得了“自主”地位。

由於沒有確鑿的文件佐證,後世的歷史學家對《佩列亞斯拉夫協定》的內容及性質衆說紛紜。俄羅斯國家法史學家弗拉基米爾·謝爾蓋耶維奇認爲,這份協定確定了“君合國”,即在一個君主下的合併,且有一定有效期。一些烏克蘭學者則認爲,該協定確定的是在自治基礎上併入莫斯科,屬於“不完全兼併行爲”,是一種“純粹的封侯從屬關係”。烏克蘭歷史學家利平斯基表示,這並不是“合併”,也不是“附庸依附關係”,協定簽署雙方只是建立了軍事同盟。

與蓋特曼政權達成“同盟”後,俄國與波蘭之間爆發了長達13年的戰爭,直至1667年。俄總統普京在去年發表的一篇關於其“烏克蘭觀”的長文中寫道,根據俄波1686年簽署的《永久和平條約》,基輔和第聶伯河左岸地區歸俄國,包括波爾塔瓦地區、切爾尼戈夫地區和扎波羅熱,這些領土被稱爲“小俄羅斯”。第聶伯河右岸的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則歸波蘭。自此,俄國擁有了通往歐洲的出海口,開始越來越多地接受歐洲文化。

18世紀下半葉,俄國借波蘭中央政權衰弱之時聯合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大公國瓜分波蘭,第聶伯河右岸大部分地區成爲俄領土。到18世紀末,90%的烏克蘭人居住在俄國疆域內。

彼得大帝在統治時期專門組建了小俄羅斯部,取消烏克蘭的自治權,按照俄社會模式、價值觀念、語言文化等構建烏社會,確立俄語的官方地位,並在宗教領域進行同化。

1917年,俄國爆發“二月革命”,部分烏克蘭人趁機成立政權,向德國提供糧食,請求德國派軍入駐。原本他們心裏的小算盤是藉助德國力量把俄勢力趕出去,卻沒想到德國進入後直接將他們趕下臺,建立了一個傀儡政府。後來,蘇俄紅軍奪回了烏克蘭。

1922年蘇聯成立,烏克蘭作爲第一批四個加盟共和國之一併入蘇聯。此後雙方繼續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相互融合、相互影響,這種長期形成的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並不會因爲蘇聯解體而中止。在俄羅斯眼裏,烏克蘭不僅是重要的經濟夥伴,更與其自身戰略利益直接相關聯。蘇聯解體後,歐洲形成新的安全架構,東歐地區被俄羅斯納入自身戰略利益範圍,而烏克蘭的地位尤其重要——俄輸往中東歐國家的天然氣、石油管道經過烏克蘭,也就是說,後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俄的“生命線”。要想保持巴爾幹、地中海、黑海等地區的力量存在和影響力,俄羅斯需要烏克蘭。若兩國關係良好,俄能達到自身戰略目標,反之其重要利益將受到損害。

是“麪包籃子”,也是軍工重地

“烏俄擁有共同的起源,算是存在一種親緣關係,但基輔羅斯的輝煌歷史是屬於烏克蘭的,只因經過後來各方勢力擴張以及你爭我搶的漫長過程才形成當前的格局。”烏克蘭一名中學俄語老師曾在與《環球時報》記者的交談中這樣談及烏俄之間的恩怨情仇。她認爲,在蘇聯時期,烏克蘭作出的貢獻是其他加盟共和國“難以企及的”,但蘇聯給烏造成的傷痛“很大”。或許,懷有類似想法的烏克蘭人不在少數。

“烏克蘭是蘇聯的支柱之一。”美國“外交學會”網站去年12月的文章說,在蘇聯時期,烏克蘭的人口和實力僅次於俄羅斯,包攬大部分農業生產和國防工業,是重要的軍事基地,甚至有核武器。

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之稱,國土面積爲60.37 萬平方公里,其中40萬平方公里爲平原,肥沃的黑土地佔全世界黑土總量的1/4。根據2021年烏克蘭農作物產量數據,該國在全球佔比超過3%的作物包括大麥、小麥玉米、葵花籽等。烏克蘭是世界葵花籽第一大生產國。

烏克蘭此前被稱爲“蘇聯的麪包籃子”,然而大約一個世紀前,蘇聯實施強行徵糧政策,推行“全盤集體化”,令烏克蘭農業受到重創,以至於發生了饑荒,1932年至1933年情況尤其嚴重。在基輔,緊挨着洞窟修道院有一個大饑荒公園和博物館,其導言部分反映了烏克蘭饑荒時的慘狀。2002年,烏克蘭政府解密1000多份有關饑荒的機密文件,時任烏總統庫奇馬簽署法令,將每年的11月22日定爲“饑荒紀念日”。這段歷史也成爲烏克蘭人“反俄”情緒的來源之一。

烏克蘭不僅是重要糧食產區,它還承載過蘇聯時期許多重要的軍工產業。蘇聯解體後,俄烏之間的軍工聯繫依舊存在。“德國之聲”的報道稱,烏克蘭東部的許多公司爲俄太空和國防工業提供重要的原材料和產品,頓巴斯地區爲俄軍坦克生產特種鋼,俄多種洲際彈道導彈及其有關零部件供應和維修服務也來自烏克蘭。

目前備受國際輿論關注的頓巴斯地區曾是蘇聯的西部工業中心,其煤炭總產量高居聯盟首位,冶金、電力、化工、機械製造也都非常發達。

頓巴斯地區和煤炭的淵源可以從1721年前後說起,當時在這裏發現了一座大煤礦。有外媒稱,自19世紀末開始,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在頓巴斯採礦業佔據主導地位。在蘇聯初期,烏克蘭的煤炭開採量增長十倍,大部分都是在頓巴斯地區開採。

二戰結束後,更多俄羅斯人湧入頓巴斯地區,當地文化受到衝擊。到1989年,只有1%至2%的頓涅茨克學生使用烏克蘭語,俄語在地方電視臺和出版社幾乎佔壟斷地位。在一些烏克蘭人看來,這種“俄羅斯化”是人爲的,是隻存在於一兩代人羣中的“暫時現象”,獨立後應該改變這種情況。但在俄羅斯以及烏東部親俄人羣中有另外一種歷史敘述。他們認爲,俄羅斯人是最先到達這一地區的民族。但另有人稱,這裏自古以來是多民族居住地。也有烏克蘭學者說,在大約10世紀或者11世紀,基輔羅斯的東部邊界就抵達了伏爾加河下游地區,當時在頓河河口建有定居點和貿易中心,基輔羅斯人擊敗該地區的突厥人,將黑海變成了“羅斯海”。

無論是如今的頓巴斯問題,還是2014年的克里米亞事件,它們都體現出俄烏之間的糾葛存在於方方面面。爲紀念俄烏“結盟”300週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於1954年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以自治共和國身份成爲烏克蘭的一部分,直到2014年。克里米亞半島之所以如此被重視,首先是因爲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它南臨黑海,東扼亞速海,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2014年前後,俄羅斯族人佔近60%。對俄羅斯而言,克里米亞是重要的出海口,也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支撐點,被稱爲“永不沉沒的航母”。

在沙俄和蘇聯時期,克里米亞建立了一整套軍事設施,擁有刻赤、塞瓦斯托波爾等多個天然良港。蘇聯四大海軍艦隊之一的黑海艦隊司令部駐紮在塞瓦斯托波爾市,以保證蘇聯通往歐洲乃至世界的海上通道的安全。就這樣,蘇聯時期的戰略資產,成了俄烏之間的“炸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