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2月份落下帷幕,8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業績快報悉數出爐。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86家北交所公司中,超過六成的北交所上市公司2021年淨利潤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4家同比增幅超過100%,最高達187.46%。在2021年歸母淨利潤實現增長的公司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展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

超六成公司實現淨利同比增長

據Wind數據,共有7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營收同比實現增長。其中,佳先股份、貝特瑞、蓋世食品、長虹能源、五新隧裝位居前五,增長率分別爲232.36%、138.02%、57.29%、57.24%、53.94%。

歸母淨利潤增長率方面,有54家公司預計同比正增長,佔比62.79%。其中,貝特瑞、吉林碳谷、佳先股份、晶賽科技、蓋世食品排名靠前,增長率分別爲187.46%、126%、125.26%、109.3%、60.81%。

對於營收及歸母淨利潤雙雙實現較大增長,貝特瑞稱,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正負極材料銷量快速增長,產銷兩旺使得公司當期業績同比實現大幅增長。

據悉,2021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全球電動汽車銷售規模擴大,對應下游客戶需求提升。貝特瑞加速佈局產能,提升綜合產能利用率,實現規模效應,公司鋰離子電池材料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同比大幅提升。

同樣受益於新能源快速發展的還有長虹能源,報告期間,高倍率鋰電市場需求旺盛,長虹能源鋰電新產能釋放,實現鋰電業務的快速增長;鹼電業務穩步增長。鋰電+鹼電雙輪驅動,使其業績均同比實現較大增長。

佳先股份也在公告中披露業績增長的原因,包括:2021年新廠區生產經營穩定,產能逐步放大;不斷拓展銷售渠道,銷售業務實現較好增長;受疫情、海運費上漲以及原料價格上漲、供求關係緊張等影響,產品價格提升;強化工藝改進和提升產品質量、收率、生產效率;有效控制成本費用等。

此外,佳先股份於2020年8月全面關停老廠區生產線,集中精力對新廠區進行調試和試生產,影響了2020年度經營業績;2021年度,公司將2020年12月份收購的安徽沙豐新材料有限公司納入合併報表。

不過,有券商人士告訴記者,2020年部分公司受疫情影響業績出現下滑,同期比較基數較小,2021年業績增幅較大但若剔除2020年業績低基數效應,則實際增速可能要低一些。

以蓋世食品爲例,2020年度受疫情影響,當年業務量較2019年度有所下降;2021年,疫情常態化背景下,餐飲市場回暖,對預製涼菜的需求逐步提升,加之公司增強市場拓展能力,使得業績同比大幅上漲。

記者還注意到,在北交所86家企業中,僅有諾思蘭德一家去年歸母淨利潤虧損。對此,諾思蘭德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管理費用較上年度有所增加,毛利率較高的技術轉讓收入減少。

與此同時,諾思蘭德2021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5774.84萬元,預計較上年同期增長39.36%。對此,諾思蘭德稱,2021年實現藥品銷售收入同比增加3488.26萬元,技術服務及轉讓收入同比減少2034.44萬元。

從機構視角來看,諾思蘭德業績虧損有其合理性。民生證券研報指出,諾思蘭德作爲生物工程創新型企業,擁有兩個重磅基因治療平臺,在研產品豐富且成熟度高,重點產品進度居世界前列,且後續仍有在研產品持續推向臨牀,看好公司未來有望成爲一家先進成熟的基因治療公司。

上述研報亦指出,由於公司重磅產品還在研發之中,每年均需投入鉅額研發費用,未來幾年仍將繼續保持虧損狀態。

“專精特新”企業韌性凸顯

北交所2021年11月15日開市,81家首批上市企業中,有16家爲“小巨人”企業,50%以上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市以來,“小而美”的隊伍不斷擴容。

按Wind行業分類,在2021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的54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13家屬於資本貨物行業,材料II行業、軟件與服務行業各有8家,7家屬於技術硬件與裝備行業,6家屬於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行業,其餘公司所處行業較爲分散。

“專精特新屬性強的企業易獲取更高產業鏈價值,即使在整體經濟收縮的大環境下,也更可能保持較高業績增長,值得關注。部分非專精特新企業,在疫情影響、成本上漲、匯率波動等影響下,毛利率下降較爲明顯,相反專精特新企業在行業產業鏈中居於有利地位,業績增長較爲穩定。”安信證券分析師諸海濱認爲。

估值方面,他認爲,北交所開市初期市場熱度較高導致估值較高現象已被逐步消化,特別是業績快報的公佈,一批業績增長較快的公司加快了估值消化的進程,目前北證A股的整體法PE從開市時候的42倍下降至最新的30.97倍,PE中值爲26.6倍。北證A股市盈率相較於創業板市盈率(44.73倍)和科創板市盈率(45.13倍)仍有一定空間。

2月18日,北交所官網發佈《北交所、新三板2021年市場改革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北交所與新三板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效,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

2021年全市場發行598次,合計融資281億元。宣佈設立北交所以來,公開發行效率顯著提升,股票認購倍數翻倍;定向發行結構優化,外部投資者認購金額佔比提高16個百分點。2021年市場交易額2815億元,同比增長1.17倍。

截至2021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達到82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佔比87%;全市場投資者超476萬,同比增長1.9倍;百餘隻公募基金入市交易,8只新設主題基金全部超募,社保基金、QFII均已進場。

隨着機構投資者加速佈局,奠定了市場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邏輯基礎。諸海濱表示,“隨着業績快報公佈,業績增長較快的公司估值已經體現出部分吸引力,而整個北交所市場也初步顯露企穩跡象。”

而從長期來看,銀河證券建議關注:政策支持的專精特新、專注於細分賽道龍頭優質中小公司;長週期戰略下的高景氣度賽道,如雙碳、半導體、高端製造等,關注其上下游產業鏈的相關標的。

(作者:雷晨 編輯:張玉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