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實習編輯 楊夏    

從普通員工做到董事長需要多長時間?從資本市場的諸多案例來看,少則數年長則十數年。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A股上市公司機器人(300024,SZ)總裁曲道奎之子曲晨耕需要的時間大大縮短。據機器人3月3日晚間披露,曲晨耕在上海創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創屹)用一年時間從普通員工晉升成爲該公司董事長。由於上海創屹爲機器人蔘股公司,且上市公司爲上海創屹提供了資金支持,這也讓外界對曲道奎的晉升之路有所質疑。不過,機器人認爲這歸功於曲晨耕的個人能力。

總裁兒子職場快速升職記

早前,深交所於2月28日向機器人下發了問詢函。其中,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說明其與上海體育學院研發龐伯特的背景、具體研發分工、權益分配安排等,中科新松參股上海創屹的背景,未取得上海創屹控制權的原因及合理性。

龐伯特爲上海創屹研發的乒乓球機器人,中科新松爲機器人全資子公司。啓信寶顯示,上海創屹成立於2019年10月,註冊資本爲2444.44萬元,目前中科新松持股比例爲16.36%。

上海創屹的董事長爲曲晨耕。公告顯示,曲晨耕於2020年4月作爲普通員工入職上海創屹,到2021年4月23日便升任上海創屹董事長。一年從普通員工變成董事長,曲晨耕的經歷堪稱傳奇。

但事實上,深交所之所以會關注機器人對上海創屹的投資,正是源於曲晨耕與上市公司關係匪淺。曲晨耕出生於1989年,是機器人副董事長、總裁曲道奎的兒子。曲道奎出生於1961年,是機器人的發起人股東之一。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曲道奎持有機器人股票5270.76萬股,以上市公司當前的股票價格估算,上述股份市值約5.38億元。

父親是億萬富翁,又是自己所在公司股東的核心高管,那麼,曲晨耕的快速晉升和他的父親有無關聯呢?

機器人對此不予認同。公司表示,上海創屹成立後現有技術與產品不符合市場化條件,市場開拓未能取得有效成果,持續開發乒乓球機器人技術與產品對資金投入需求較高,上海創屹的經營陷入困境。爲快速研發乒乓球機器人,迅速佔領市場,上海創屹需要進行市場化融資。曲晨耕入職後運用其專業能力和工作經驗積極參與上海創屹經營和融資工作。

簡歷顯示,曲晨耕擁有雙碩士學位,本科畢業於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碩士畢業於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電子系統工程專業和香港科技大學金融分析專業。他畢業後曾任職於國信大族機器人產業基金等。

機器人稱,曲晨耕入職後爲上海創屹融資累計金額4000萬元,他出任上海創屹董事長也是出於上海創屹外部投資人要求。啓信寶顯示,自2020年5月以來,上海創屹的股權結構發生了多次變化。去年4月下旬,高通(中國)控股也對上海創屹增資入股。

曲晨耕穫取上海創屹的股權之路惹質疑

曲晨耕不僅升職迅速,其還拿到了上海創屹部分股權。

據機器人披露,曲晨耕持有上海昕曙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上海昕曙)19.6384%股權,持有上海翽祥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上海翽祥)98%股權。而上海昕曙持有上海創屹27.81823%股權,上海翽祥持有上海創屹12.27275%股權。算下來,曲晨耕間接持有上海創屹17.49%股權。

啓信寶顯示,上海昕曙爲上海創屹發起人股東。在上海創屹於2019年10月28日成立時,其註冊資本爲2000萬元。其中,上海昕曙持股40%,上海星茁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30%,中科新松持股30%。上海翽祥則是在2020年10月中旬方通過增資進入上海創屹。

以上海昕曙的歷史工商資料來看,該公司曾是機器人旗下產業。啓信寶顯示,上海昕曙成立於2019年10月9日,成立時註冊資本爲300萬元,上海星至輝創業孵化器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至輝創業)出資額爲297萬元。星至輝創業爲中科新松全資子公司,推算下來,機器人當時通過星至輝創業間接持有上海昕曙99%股權。

綜合看來,機器人一度通過上海昕曙、中科新松持有上海創屹近70%股權。

2019年12月19日,星至輝創業退出上海昕曙股東名單,持股由自然人曹國志接手。2020年10月28日,上海空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空晨)取代曹國志成爲上海昕曙控股股東,而上海空晨正是曲晨耕的全資子公司。

隨着上海創屹的持續融資,以及上海昕曙的股權變更,機器人在上海創屹的地位逐步下滑。截至目前,機器人子公司中科新松僅持有上海創屹16.36367%股權,爲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在外界看來,機器人出資設立了上海創屹,並一度控股,但上市公司總裁兒子卻逐漸在上海創屹掌握了話語權,這似乎有利益輸送之嫌。

在問詢函中,深交所也要求機器人說明公司參股上海創屹是否涉及利益輸送,是否存在關聯交易未及時履行審議程序及披露義務的情形。

對此,機器人回覆稱,中科新松不以取得上海創屹控制權爲投資目的設立該公司;上海昕曙爲上海創屹的員工持股平臺,星至輝創業當初只是代爲持有上海昕曙股權。同時,上市公司稱曲晨耕所持上海創屹股權實質也是爲項目創始團隊代持。

“上海創屹成立後一直由團隊獨立運營,中科新松除繳納註冊資本金400萬元以外無其他投入。”機器人如此說道。

事實上,投資者對於機器人的不滿,恐怕與公司業績低迷有關。自2019年以來,機器人淨利潤持續下降,2020年度更是虧損3.96億元。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1年淨利潤預計虧損達4.48億元~5.82億元。與此同時,公司股價也整體處於震盪下行的態勢。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