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陳利 

中天金融(000540.SZ)又攤上事了。

繼因2021年度業績虧損嚴重收到深交所問詢函後,3月2日晚間,中天金融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中天城投貴陽國際金融中心近日收到貴陽中院的傳票,恒大人壽以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對貴陽國際金融中心提起訴訟,要求返還全部交易價款19.16億元,並支付違約金2.87億元。

不過,在公告中,中天金融也表示,上述案件尚未開庭,未產生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故公司尚無法判斷其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產生的影響。

延期6年仍未竣工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5月,中天城投通過公開掛牌競買方式,以7.72億元拿下金陽2012-09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即如今的貴陽國際金融中心所在地塊。

該項目佔地132公頃,總建築面積450萬平米,總投資約300億元。項目主體由最具標誌性超400米及近300米高的雙塔構成,爲貴州在建第一高樓,肩負着引領貴陽成爲“西南陸家嘴”的重任。

根據當時規劃,項目將分兩期建設,預計在3年內建設完工。其中,總體工程施工計劃200米以內的建築,在2014年7月基本建設完畢;200米以上的建築,在2015年7月基本建設完畢。

然而距計劃建成時間已經過去6年,該項目仍未竣工。據中天金融披露的2021年中報,貴陽國際金融中心最早在2013年1月開工,目前仍爲在建狀態,項目整體完工進度87.93%。

而這,也成爲了恒大人壽起訴的理由:“未按期交房”。

據悉,2020年9月,恒大人壽與貴陽國際金融中心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貴陽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商務區1號樓投資協議》等,購下貴陽國金中心一期商務區一號樓6層-51層(不含避難層)辦公和53層-79層酒店及酒店式公寓,總價約19.16億元。

事實上,該筆交易屬於“附有回購義務的售後回購”。根據中天金融2021年半年度報告,雙方均不可撤銷承諾,恒大人壽有權無條件一次或多次要求在恒大人壽支付第一筆購房款之日起滿五年後的任何時間,中天金融以平價回購恒大人壽購買的全部或部分貴陽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商務區1號樓物業。截至2021年6月30日,該筆不可撤銷的售後回購義務期末餘額包含本金19.16億元元,利息133萬元。

這也意味着,這5年內,恒大人壽只管“收利息”就行了,而待5年後,中天金融或中天貴陽國際金融中心公司平價回購全部或部分1號樓物業。

此次中天金融被起訴,在業內人士看來,或與中天金融出售旗下地產平臺中天城投有關。

2021年8月30日,中天金融與佳源創盛簽署了《關於收購中天城投集團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框架協議》,股權轉讓價款暫定爲180億元。不過幾個月後,出售金額就縮水一半。2021年底,中天金融宣佈作價89億元向“佳源創盛和上海傑忠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出售中天城投100%股權,雙方約定3個月內完成付款及股權過戶。

一旦該筆交易完成,中天城投將不再屬於中天金融。而恒大人壽此前與中天城投貴陽國際金融中心公司簽署的協議條款,無疑將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風險。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天金融出售中天城投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據中天金融2月7日公告,其目前只收到佳源集團、上海傑忠支付的第一期股權轉讓價款,尚未收到第二期股權轉讓價款及第三期股權轉讓價款三分之一的股權轉讓價款。

經中天金融向對方發出催告函,受讓方同意,在3月28日前支付約定的第二期股權轉讓價款,並在6月28日前分三期(4月28日、5月28日、6月28日)付清約定的第三期股權轉讓價款。

截至目前,交易各方尚未簽署補充協議,中天城投股權交割條件尚未成就,中天城投仍爲中天金融合並報表範圍子公司。

轉型之路艱難

事實上,近年來中天金融一直在謀求轉型。

早在2017年11月,中天金融發佈公告稱,公司或指定的控股子公司擬支付現金購買北京千禧世豪和北京中勝世紀持有的華夏人壽21%-25%的股權,交易定價不超過310億元,先付定金10億元,其後12月雙方簽訂補充協議,將定金增加至70億元。截至目前,公司已依據協議及雙方協商的時間及交易進程支付了定金70億元。

然而,“本次重組方案重大,涉及事項較多”,這筆交易事項同樣存在不確定性。就在3月3日晚間,中天金融還發布了《關於繼續推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進展公告》表示,強調本次交易事項的不確定性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7月17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中國銀保監會依法對天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機構實施接管的公告》,鑑於華夏人壽觸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接管條件,中國銀保監會派駐接管組對華夏人壽實施接管。2021年7月16日,中國銀保監會延長華夏人壽接管期限一年,自2021年7月17日起至2022年7月16日。

四年的籌劃、等待,也讓如今的中天金融陷入兩難境地,如果單方面終止合作協議,將最終無法拿回已支付的70億元定金。

中天金融披露的2021年度業績預告

如今,被資金套路的中天金融正面臨大額虧損。2022年1月29日,中天金融披露2021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度虧損25億元至40億元,同比下降537.15%-799.4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則淨虧損24億元至28.6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2158.37%-3410.54%。

對此,中天金融解釋稱,主要原因系公司計入損益的借款費用增加、房地產銷售毛利下降、金融子公司投資的資產端業務形成較大的減值損失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鉅額的虧損也讓公司火速招來了深交所問詢,要求其說明截至目前的有息債務情況、是否存在債務逾期或違約記錄;要求說明其主要資產、房地產項目存貨和其他非流動資產等計提減值準備的預計金額及主要測算過程,以及報告期內房地產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的原因。

然而,在兩次申請延期回覆後,原本應於今日回覆的深交所問詢函,截至記者發稿仍未見蹤影。

與此同時,近年來中天金融的股價也一直處於下降通道。截至3月4日午間收盤,中天金融股價報2.41元/股,跌幅爲1.23%,總市值168.83億元。而天金融的股價在2015年曾達到11.09元/股,至今的跌幅近8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