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章宇璠

編輯 |

1

3月3日,世界上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Fund of Norway)公佈了其2021年底的持倉情況,其中對中國市場佈局了676只中國股票(註冊地或者公司主要營收來自於中國內地的公司),合計持有市值3350億挪威克朗,摺合約人民幣2388億,佔基金總比例的2.7%。

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對中國市場的投資顯著上升,2002年,其對中國市場的投資約爲1.24億克朗,2020年增長至4209億克朗,18年增長了3394倍。由於市場波動等因素,2021年對中國的投資相較2020年有所回落。

基金對中國的投資行業包括技術類、金融業、消費品類、醫療健康、工業類、電信業、基礎材料、房地產、公用事業、能源業等。

截至2021年底,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中國投資的前10大重倉股包括騰訊控股、阿里巴巴、美團、建設銀行、貴州茅臺、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平安、京東、藥明生物。

按照行業分佈來看,4只股票來自金融行業,3只股票來自消費行業(可選消費或必需消費),2只股票來自科技行業,1只股票來自醫療健康行業。

在對中國投資的前50大重倉股中,科技類有8支,分別爲:騰訊控股、美團、百度、舜宇光學、隆基股份、嗶哩嗶哩、快手、分衆傳媒;消費行業則多達23支。

正如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的報告中所指出,“中國出現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品市場。與此同時,互聯網正在改變中國。目前,在支付技術、在線遊戲、社交網絡等方面,中國領先全球。我們的外部管理人理解中國經濟變化,他們高配特定技術、消費類公司,開始減少對金融、石油、基礎材料和工業類公司的配置。”

中國消費品市場與互聯網的發展,從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對騰訊控股不斷增加的投資中可見一斑。從2005年的896萬美元到2021年的50億美元,十六年間其對騰訊控股的投資增加了559倍。

2005-2021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對騰訊控股的投資

來源: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

另外,據全球環境調查署,2021年,挪威銀行以造成了嚴重環境破壞的“不可接受的風險”爲由,將同仁堂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北京同仁堂中藥有限公司、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國大藥房控股有限公司排除在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之外。其時,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全球公司在這些公司中持有的股份合計超過2700萬美元。

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的發展歷史要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挪威開始進行石油生產的時候。

衆所周知,從自然資源中突然獲取的大量財富有時會給東道國帶來許多挑戰。由於其來源的不穩定,可能使得這一資產變得不可持續。

當挪威的第一個油田 Ekofisk 於1969 年在北海被發現,並於1971 年開始生產時,挪威政府就意識到了國內經濟面臨的風險。從石油生產的早期階段開始,政府就努力尋找能夠對石油資產和收入進行可持續和長期管理的措施,從而創造超過石油生產時期的財富。

1990年,挪威議會通過了關於政府石油基金的法律。該基金的目的是支持國家對石油財富的長期管理,並在油價下跌或內地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給予當局更大的經濟政策迴旋餘地。石油基金將成爲政府財政的緩衝。國家預算的盈餘轉入該基金,而赤字則由該基金補足。

該基金還成爲應對與養老金支付增加和石油收入下降相關的財政挑戰的工具。因此,該基金被長期投資,但在必要時可以使用它。挪威政府每年可自由使用該基金總額的 3% 用於社會目的——截至2021年初,這個數字高達 330 億美元。

1996年,該基金收到財政部的第一筆資金轉移。這筆錢的投資方式與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相同。這意味着一切都必須在挪威境外投資。

多年來,挪威針對該基金的財政政策和投資指導方針不斷發展。在2019年第一季度,基金獲得了7380億挪威克朗的回報。這是該基金有史以來以克朗衡量的最強回報。目前,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是世界上最大的此類基金。

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與其他同類基金的主要區別在於,它有效地將石油資產轉化爲投資組合,對基金進行系統化管理,並以投資回報爲生,而不是花費資產價值本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