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彭豔秋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將提交《關於穩定生豬產能、降低週期性波動、引導生豬產業平穩升級的提案》。

豬肉的收儲和投放政策、進出口政策對豬價波動有明顯影響。劉永好建議,細化和完善豬肉收放儲與進出口調控政策,加強市場預期管理,更有效地發揮政策調節作用。

2021年6月,國務院印發《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有力發揮了政府豬肉儲備調節作用。劉永好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的落地機制和實施方案,如地區級的豬肉儲備調節方案等,使政策逐步變得更易預期,對市場起到有序的引導作用。面對當前豬肉供給恢復已經超預期的情況,可以採取更積極的豬肉收儲和進口管控政策,穩定市場信心。

劉永好還建議,加大對養殖企業的金融政策支持,引導評級機構合理客觀評判,完善金融風險對沖工具。

劉永好表示,推動生豬養殖行業高水平發展需要密集的資本投入。豬週期下行時期,企業的投入折舊和虧損容易遭遇評級下調,進而發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制約了整個行業向高水平發展。他建議有關部門引導評級機構與農業專業化銀行加強互動交流,以更科學、更合理的動態指標進行綜合評判。同時,建議政策性銀行及國有銀行發揮金融支持帶頭示範作用,在低谷期對企業穩定續貸,提供低息及可穿越週期的中長期貸款支持,並給予一定時間的寬限期復產,不因爲階段性困難而抽貸、斷貸。此外,他建議有關部門完善豬價保險制度,並給予補貼來幫助落地;完善遠期和期貨交易制度,爲實體生產企業提供更豐富的風險對沖工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