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稱爲“金三銀四”的3月,公募圈也傳出了一則重大的人事變動消息。

近日,業內有消息傳出,華寶基金總經理黃小薏或將離職,下一站有望加盟去年剛剛獲批的外資公募——富達基金,出任總經理職務。對此,券商中國記者向多位業內人士求證瞭解到,黃小薏確實有離職和轉會富達基金的意向,但是否敲定暫未可知。

對於上述傳言,華寶基金回覆券商中國記者稱,目前該公司總經理黃小薏女士還在公司正常履職,該公司總經理如變動會及時公告,一切以公司公告爲準。

近年來,隨着外資公募陸續獲批,越來越多本土高管轉戰外資,其中不乏原華夏基金總經理湯曉東、原海富通基金總經理劉頌等行業老將。外資公募想要在中國市場大展拳腳,招募優秀人才成爲頭等大事,他們求賢若渴,尤其是對既熟悉本土市場又具備海外工作經驗的高端人才。

ETF市場頭部玩家的掌門人

公開履歷顯示,黃小薏有多年外資從業背景,曾任加拿大TDSecurities公司金融分析師,Acthop投資公司財務總監。2003年5月加入華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後擔任該公司營運總監、董事會祕書、副總經理,2013年9月起擔任華寶基金總經理,是華寶基金成立以來第二任掌門人。

黃小薏的海外背景和國際化視野讓她對ETF業務尤其重視,她很早就在華寶基金內部倡議大力推動ETF發展,這也成爲華寶基金近年來全力深耕的主要方向。

例如,2019年7月,華寶基金髮行了行業首隻“科技ETF”華寶科技龍頭ETF,隨後業內新增的科技類ETF達20餘隻,一度引領了整個市場在行業ETF上的佈局。此外,華寶基金還發行過行業首隻養老ETF、智能製造ETF等產品,在ETF市場勇立潮頭。

黃小薏曾在公開發言中表示,ETF在國內有着巨大的發展空間。“首先,資管新規後,規範化運作的資管產品的投資需求進一步釋放,ETF非常適合作爲大類資產配置的底層工具;其次,買方投顧基於其管理的客戶資產收費,改變交易佣金和基金管理費尾隨的收入模式,包括ETF在內的低費率指數基金,將更容易獲得買方投顧的青睞;再次,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中國股票、債券陸續納入國際主流基準指數並持續提高權重、籌劃中的ETF通等,還會增加境外資金對國內ETF的關注和需求。”

近年來,華寶基金旗下的科技ETF、券商ETF、銀行ETF、醫療ETF等明星產品先後強勢躋身“百億ETF俱樂部”。該公司ETF總管理規模(包括貨幣類ETF)也在2021年末邁上2000億元重要關口,成爲全行業ETF管理規模第二大的基金公司。

曾明確表示看好外資進軍中國

對於此次傳出她將離職華寶基金的消息,有業內人士透露,黃小薏確實有轉會富達基金的意向,她非常看好海外投資機構在國內的發展空間。

而早在2020年,黃小薏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專訪時,也曾明確表達過對外資進軍中國的看好。

她提到,“近幾年來,外資加速流入中國,他們耕耘於中國市場,理解市場、理解客戶、理解監管。雖然疫情、全球貿易環境的一些變化可能會影響到一些外資機構的決策進度,但總體上,對外開放是長期不變的主旋律,全球機構投資人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也將是可以預見的趨勢和方向。”

富達基金獲批於2021年8月5日,由富達亞洲控股私人有限公司(FILASIAHOLDINGSPTE.LIMITED)100%控股,是繼貝萊德之後第二家獲批的外資全資控股基金公司。

此前,根據證監會反饋意見披露,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長何慧芬擬任富達基金總經理及董事。富達國際曾表示,她的職責是全面領導和管理富達國際在中國的市場銷售、日常運營、投資及其他重要職能,帶領公司實現從私募基金管理人向公募基金公司的戰略轉型。

但是,在富達基金獲批不到一個月後,市場就曝出何慧芬將卸任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長,並尋求外部發展機會的消息。

根據監管要求,在獲批設立公募基金後,富達基金需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組建工作,選舉董事、監事,聘任高級管理人員。截至目前,距離富達基金獲批已滿6個月,掌門人的位置卻仍然懸而未決。

“客觀來說,國內大部分高管其實對外資公募的發展持謹慎態度,富達基金想要找一位既熟悉中國本土市場,且符合國外總部要求的總經理人選是比較困難的。從這點來看,黃小薏的資歷和海外背景都比較適合。”有業內人士透露。

外資公募頻繁挖人

但不可否認的是,外資的入局爲國內人才提供了更多的發展可能。2020年以來,隨着外資公募陸續獲批,多位具有海外工作經驗的本土高管轉戰外資。

例如,貝萊德基金董事長、貝萊德中國區負責人湯曉東曾任職於蘇格蘭皇家銀行、荷蘭銀行、摩根大通等國際金融機構,回國後曾擔任廣發證券副總經理兼廣發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總裁、華夏基金總經理,任職期間帶領華夏基金與多個國際夥伴建立合作關係,有效推進國際業務策略的本土化。

而貝萊德基金總經理張弛也是一名公募基金“老將”,曾擔任華安基金高級產品經理、戰略策劃部副總監,隨後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擔任市場與產品總監,2008年升任光大保德信副總經理。2015年11月離職,轉戰泰康資產出任副總經理、首席產品官。

而另外一家外資公募路博邁基金管理的總經理劉頌,此前曾在海富通基金和景順長城基金兩家公募工作過,曾是海富通基金總經理;更早之前還在英國工作多年,歷任英國倫敦洛希爾父子有限公司投資銀行助理,路透倫敦資產管理戰略企劃部全球總監。

“現在很多外資來到中國開拓公募基金市場,一般公募基金要幾百個員工,所以現在人才缺口仍很大,外資需要積極考慮如何爲中國對外開放做好人才準備。”景順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嘉誠曾表示。

根據證監會網站信息,範達基金、聯博基金、施羅德基金等多家外商獨資公募機構正在排隊等待審批,他們對熟悉中國本土市場的高端人才有着大量需求,可以預見的是,人才競爭或許是未來中外金融機構競爭的主要焦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