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及中概股大跌帶崩港股科技股。

4日,港股科技股再次集體下挫,恒生科技指數跌4.43%。騰訊控股盤中最高跌幅超4%,股價一度跌至400港元關口,創2020年5月以來新低,總市值跌破4萬億港元關口;阿里巴巴直接失守100港元關口,盤中最大跌幅接近6%,刷新在港股上市以來新低;美團、小米跌超5%,創調整以來新低;京東跌超8%,網易跌超5%,股價均逼近前期階段最低點。

騰訊等互聯網再次大跌之際,中金公司4日發佈研報稱,近期,市場對互聯網平臺降費消息反應較爲敏感,但事實上是企業響應政府2020年6月提出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信貸融資收費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的通知》,同時也某程度上呼應近期發改委提出的服務業紓困舉措,措施顯示出騰訊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態度。

因此,中金公司維持騰訊控股 “中性”評級,目標價527港元。

騰訊再次跌破4萬億港元關口

700港元跌至400港元,7萬億港元市值跌至4萬億港元,騰訊只用了半年時間,4日騰訊再度大跌,考驗400港元關口支撐力度。

當日騰訊控股盤中一度跌超4%,股價跌至400港元關口,創2020年5月以來新低,總市值再次跌破4萬億港元關口,最終收盤總市值爲3.9萬億港元。

恒生互聯網科技也全線跟隨下跌,京東跌超8%,網易、美團、阿里巴巴、小米等均跌超5%,其中,阿里巴巴開盤大跌近6%,股價直接跌破100港元關口,刷新其在港股上市以來新低紀錄。

港股互聯網股票大跌,一方面是受到外圍股市影響;另一方面,市場對互聯網平臺降費也是原因之一。日前,美團發佈六項幫扶舉措,從降本和增收兩方面爲中小商戶提供幫助,以幫助受疫情衝擊、經營陷入困境的中小商戶渡過難關。餓了麼宣佈首批投入2000萬現金,對今年1-2月所有被列爲疫情中高風險區的全國87個區縣的所有商家減免佣金,並承諾相關舉措3月後還將延續。

騰訊旗下財付通也宣佈進一步降低小微商戶支付服務費,自2021年9月1日起至2024年9月30日,爲符合標準的小微商戶提供九折降費優惠措施。據財付通表示,未來三年綜合降低小微商戶費用的舉措投入預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據中金公司估算,騰訊2021年支付業務達1200至1300億元人民幣,降費整體影響有限。騰訊向來更注重提升用戶體驗及業務規模,利潤則爲較次要考量,中金公司認爲,本次降費彰顯其社會責任,並與金融業務一貫戰略相符。

投資大佬紛紛逢低買入

2月28日被稱爲“中國巴菲特”的段永平在股吧交流平臺中寫道:“騰訊低過我上次買的價錢了,那明天再買點”。隨後,他更是在評論區曬出自己500多萬美元的下單記錄。

實際上,段永平已多次在大跌之際買入騰訊。2018年騰訊股價大跌之時,段永平表示,“騰訊的調整給了買入騰訊的機會”。

2021年,受政策面影響,在美股、港股上市的互聯網企業股價遭遇滑鐵盧,騰訊控股也不例外,在2021年8月下旬跌至400港元關口。段永平再次出手買入騰訊。

在互聯網反壟斷、遊戲監管等政策影響下,段永平的抄底只帶來騰訊股價短期止跌,隨着市場不斷震盪下探,騰訊股價4日刷新階段新低。段永平曾表示,自己雖然有一個騰訊高管的球友,但在投資前並沒有和騰訊內人士交流接觸,真正驅動他投資的原因,是騰訊的商業護城河。

除段永平外,逆勢抄底互聯網股票的還有巴菲特黃金搭檔芒格。自去年一季度起,芒格旗下的Daily Journal持續建倉阿里。截至去年9月底,Daily Journal持有約30.2萬股阿里美股ADS,較6月底持倉大增約13.6萬股,持倉股份大增逾八成。至四季度,持倉量達到了60萬股,較9月底翻倍。

芒格表示,阿里巴巴競爭力很強,即便在競爭激烈的零售領域也有極佳競爭力。“投資阿里巴巴是讓我感到舒適的投資決策。”

近期,海外資管巨頭公佈的最新持倉數據也顯示,瑞銀旗下中國股票基金正在大肆加倉騰訊等互聯網股票。1月份期間,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大幅加倉了騰訊控股,增持幅度達100%,最新持倉市值爲7.37億美元。

爲何此時瑞銀大幅抄底騰訊等互聯網股票?瑞銀資產管理新興市場與亞太股市主管黃義旗表示,一些互聯網公司由於受到政策監管和增長放緩的影響,短期仍然會受到承壓。不過相比較美國的一些大型科技公司而言,中國的大型科技公司股價已具有吸引力。當前可能還不是追求行業貝塔收益的合適時機,不過仍看好一些具有長期競爭力的互聯網公司的投資機會。

南向資金積極抄底

雖然週五港股再次大跌,但南向資金卻在逆勢抄底。數據顯示,南向資金4日淨買入43.02億港元,已是連續8日呈現淨買入。

具體來看,互聯網股票是南向資金買入的主要對象,騰訊控股4日獲南向資金淨買入33.24億港元,美團獲淨買入10.3億港元,小米集團獲淨買入4.82億港元。

拉長時間來看,南向資金抄底互聯網股票更爲明顯。據Wind統計,近3個月來,美團獲南向資金淨買入236.37億元,騰訊控股獲淨買入152.32億元,快手獲淨買入96.31億元。

對於當前互聯網行業的狀態,海通國際近日發佈研報認爲,監管政策趨嚴以及流量紅利衰竭是當前互聯網面臨的內外部問題。類似當年的白酒,目前的互聯網行業也是面臨政策的重重限制,首先就是政策對壟斷行爲的打壓,其次數據和網絡安全也是監管政策的重點。同時,互聯網行業與當年的白酒行業一樣面臨行業內部的危機,即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流量紅利逐步衰竭。

海通國際認爲,儘管互聯網和白酒擁有共同點,但是當前互聯網面臨的政策壓力與12年的白酒也存在明顯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三公消費”政策僅僅是限制了白酒的一種消費渠道,而互聯網監管政策則涉及互聯網企業的業務模式。

在海通國際看來,互聯網行業未來能否實現困境反轉還需進一步觀察政策的落實,不過目前互聯網行業監管層面已經開始出現一些積極信號。除了政策,互聯網企業內生的增長動力也是決定其長期發展前景的關鍵因素,互聯網企業也需要積極尋找新的發展方向,政策鼓勵的業務領域可能是重要的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