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3月5日報道,《消息報》採訪的專業人士得出結論,俄羅斯在面臨嚴厲國際制裁和關鍵利率翻倍的情況下,到2022年底,通脹率可能升至17%左右,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4.5%。

報道稱,爲了把負面影響降至最低,俄羅斯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俄經濟發展部表示,將在波動性降低後作出詳細評估。同時它強調,如今俄經濟韌性明顯強於2014年。

《消息報》請知名大學、評級機構、銀行和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分析人士就新制裁和反制裁對俄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通脹率和國內生產總值)的影響作出評估。達成共識的預測是,2022年底,通脹率將上升到16.8%,比危機前的官方預測高出數倍。2月初,經濟發展部預計今年物價將上漲5.9%。專家們認爲,國內生產總值今年將下降約4.5%。最近一次通脹率超過15%是2002年,最近一次國內生產總值下降是2015年。

據報道,3月4日,俄國家杜馬通過一項法律,其中包含對企業和居民的一系列支持措施。該文件允許暫停對中小企業和信息技術行業的例行檢查。公民的“信貸假期”(即延期付息等優惠)將延長至9月30日。此外,還計劃從國家福利基金撥款1萬億盧布(約合509億元人民幣)購買俄羅斯股票和債券

俄羅斯國立財政金融大學國家與市政管理系教授尤里·舍季科指出,2022年的經濟發展動態將受到多方位因素的影響,包括全球經濟放緩、地緣政治問題激化、對俄製裁、夥伴國經濟形勢、部分種類商品供需不平衡和供應鏈失靈等。他表示,出臺監管措施和扶持措施以及最大限度減少失業將起到重大作用。

俄羅斯菲納姆公司宏觀經濟分析部主任奧莉加·別列尼卡婭警告:“當前的主要風險是,由於進口供給縮減的跡象日益明顯,人們擔心市場長期缺貨,對外匯和消費品(尤其是汽車、計算機和日用電子產品)的需求增加,導致通貨膨脹激增。”

這位專家認爲,制裁給俄羅斯對外貿易增加的交易成本也是物價上漲的原因之一。據她估計,現在的關鍵利率水平“不適合經濟增長”。如果主要出口得以維持,部分損失被高原料價格彌補,那麼在制裁導致進口減少和遏制資本流出措施的作用下,盧布匯率面臨的壓力可能減輕。

俄羅斯國民經濟和國家行政學院地區政策中心主任弗拉基米爾·克利馬諾夫說,通脹已經失控,今年物價可能上漲幾十個百分點。但他同時指出,1992至1993年的超級通脹不會發生。

來源:參考消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