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特約評論員 張敬偉

中國迎來全國兩會季,又到全球聚焦時。兩會熱點極多,數字經濟尤其數字金融還是各界關注的焦點,經過冬奧和冬殘奧會全場景的應用,數字人民幣的談論有了新內涵。若說去年兩會多談應用場景,今年兩會則深入法治層面。

民建中央在今年遞交的兩會提案中建議,應進一步完善數字人民幣體系。完善數字貨幣立法,嚴厲打擊假借數字貨幣名義進行犯罪;同時還應加快數字貨幣數據存儲技術革新,建立數字人民幣數據保存制度。民建中央在提案中建議,對數字人民幣的複製、僞造和盜用進行有效打擊,對相關監管部門進行明確的責任劃分,強化監管主體責任。(據財聯社)

還有其他代表委員參與討論,也會匯入輿論民聲。借力兩會國是“頭腦風暴”,既要擴大數字人民幣的使用流量,也要提升數字人民幣的法治內涵,還要給數字人民幣插上全球化翅膀,爲全球結算體系作貢獻。

數字人民幣場景使用,已從“網紅時尚”變成生活日常。截至去年年底,央行數據顯示,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808.51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2.61億個,交易金額875.65億元。特別是數字人民幣在北京冬奧會開展的全場景使用,讓全球體育健兒對數字人民幣有了更好的體驗。他們對數字人民幣的美好體驗,也將遠播世界,提升數字人民幣的全球軟實力。每個運動員,都是數字人民幣的代言人。

當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通過“挖礦”和投機在全球市場惡名遠播甚至臭名昭著時,央行監管下的數字人民幣不僅給數字貨幣正名,也給全球央行提供了監管經驗。數字貨幣有太多好處,但若失去監管,不僅耗費大量能源,而且變成資本癌種,野蠻生長侵蝕現有金融監管秩序,帶來系統性金融風險。不使用無意義,無監管就失控,數字人民幣在使用場景和有序監管方面成爲全球範本。

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在升級。1月4日,數字人民幣APP(試點版)正式上線,標誌着數字人民幣的探索將步入發展新階段。而且,安卓和蘋果ios系統均支持數字人民幣APP下載。APP不僅進行了界面優化,而且實現了功能升級,增加系統級人臉識別登錄和驗證、收錢到賬語音、輔助驗證方式等。這意味着,數字人民幣APP完美對接人們已經熟悉的電子支付模式,形成數字貨幣和移動支付的“零障礙”融合。數字人民幣對人們支付心理和行爲習慣的關懷,折射了數字人民幣在場景使用上以人爲本的用心專情。

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在擴大,進一步深化在零售交易、生活繳費、政務服務等場景試點使用數字人民幣,把數字人民幣的研發試點落腳到服務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上去,讓更多的企業、個人能感受到數字人民幣的價值,充分激發產業各方的積極性。可預料的是,數字人民幣由試點區域到全國通行已經不遠。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和委員提出的完善數字貨幣立法,以及其他機制性建議和舉措,則有助於人民幣行穩致遠。

數字人民幣練好內功,也對外部市場充滿警惕。

近期,西方將俄羅斯部分銀行從國際結算網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剔除,折射出現有國際結算制度的西方壟斷性和美元霸權性。從敘利亞、朝鮮、伊朗到俄羅斯,SWIFT的中立性一再受損——尋求新的替代方案提上日程,對中國尤爲迫切。一方面,中國香港曾於2020年7月被威脅剔除SWIFT結算系統。另一方面,中國承受着更多的貿易戰科技戰和金融戰疊加壓力。分析認爲,數字人民幣具備替代SWIFT的可能性,除了認證流程簡化、減少中間環節、交易成本低廉和效率高外,還能通過數字化手段避免金融和貿易受政治層面的干擾。

在數字人民幣使用場景和有效監管方面,中國走在全球前列,數字人民幣可爲構築新的全球金融體系基礎設施作出貢獻——真正實現國際結算制度的中立。這並非中國的另起爐竈,而是打造SWIFT備份,或者說通過形成新的替代方案,打破西方和美元霸權的金融壟斷,通過傳統結算體系和數字人民幣實現國際結算的良性競爭。

中國也是SWIFT的重要組成部分,25名董事會成員中,也包括1名中國人。根據SWIFT報告,2021年12月,在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美元、歐元、英鎊分別以40.51%、36.65%、5.89%的佔比位居前三位,人民幣佔比升至2.7%成爲全球第四大活躍貨幣,日元佔比降至2.58%,從此前的第四位下滑一位至全球第五大活躍貨幣。此外,中國也和SWIFT有着面向未來的創新合作。故而,用數字人民幣或者打造全球性的數字貨幣聯盟——如加入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m-CBDC Bridge),只是讓全球結算“信息流”更暢通更高效更安全更公平,而避免成爲強權霸凌的“金融核彈”。

基於中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體、全球引資、外匯儲備第一大國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效,SWIFT不敢輕易對中國“動手”——通過數字人民幣尋求新的國際結算替代方案,更顯中國的大國責任。

要實現這一目標,除了數字人民幣場景使用提質增量、法治完善和技術升級外,還需要人民幣“硬通”起來——有實力內核支撐。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