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戶張貼的收款碼。

“之前是擔心舊碼(指個人收款碼)不能用了,不過這兩天確認能正常收款,和之前沒變化。”個人收款碼新規於3月1日正式實施後,一家小型快消商品店店主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說道。

此前,“個人收款碼能不能繼續用”的話題曾引發關注,很多使用微信、支付寶個人收款碼的小商戶慌了神,因爲個人收款碼與商戶碼在收費標準上有明顯差異。

新規實施後,貝殼財經記者在流動水果攤、街邊小喫店、手機維修店、自營便利店等多個小微商戶處也進行了消費測試,掃商家個人收款碼都能正常付款。

個人收款碼之外,本次新增了“個人經營收款碼”,商戶可以自由選擇是否使用。同時,聚合收款碼的宣傳近期也火熱了起來。這幾者有何區別?商戶會如何選擇?換與不換之間,商戶會考慮哪些問題?

實測:“舊碼”正常用,要不要換經營碼自己說了算,聚合收款碼宣傳火熱

“我們在這兒經營十來年了,大概2016年移動支付興起後就申請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個人收款碼,現在平均每天收款超過100筆,3月1號後還照常在用,沒有影響。”近日,一位小喫店店主對記者表示,她關注到了個人收款碼新規,一直在等通知要不要換,目前還沒有收到。

另一家手機維修店店主則是主動諮詢了支付機構。“因爲之前申請收款碼時,我就是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後臺主動申請的,他們把碼貼郵寄過來。所以這次我也主動問了(要不要換成個人經營收款碼),他們說是自願原則。”該店主稱。

此外,記者在流動水果攤、自營便利店、小型快消商品店等多個小微商戶處也進行了消費測試,掃商家個人收款碼都能正常付款。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2月22日公告中均表示,根據央行相關政策和支付清算協會自律要求,3月1日後,個人收款碼可繼續使用,原有個人收款碼不停用、不關閉、功能不變。

要不要申請個人經營收款碼也是商戶自己說了算。微信支付在公告中稱,3月1日後,結合用戶收款情況,將陸續通過微信收款助手消息通知等方式發出邀請,在用戶自願情況下提供個人經營收款碼。支付寶也稱,將結合用戶的收款特徵,對用戶發出個人收款碼升級邀請,在尊重用戶選擇的前提下,提供個人收款碼升級服務。對於想申請的用戶,兩家機構也開放了申請入口。

與此同時,關於聚合收款碼的宣傳也火熱了起來。近日走訪中,貝殼財經記者尚沒有遇到已使用個人經營收款碼的商戶,有的商戶申請了聚合收款碼。

聚合收款碼就是將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京東支付等主流支付方式“統一”爲一個收款碼。其背後是收單市場更深層的混戰,銀行、支付機構等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因此不同碼牌背後是不同的收費標準、到賬時間等。

商戶張貼的收款碼。左側紅色是聚合收款碼,右側爲支付寶、微信支付個人收款碼。

換還是不換“個人經營收款碼”?商戶最關心使用成本高低

在增設“個人經營收款碼”前,商戶所用的支付寶和微信收款碼分爲個人碼和商戶碼兩類,一大區別是前者不必一定要有營業執照,而後者需要。從前端看也有差別,比如用戶可以自行打印個人收款碼,所以會看到很多小商戶的收款碼並不統一,有些直接用白紙打印;商戶收款碼則是官方寄送物料(收款碼牌或碼貼)。又如個人收款碼二維碼中間是用戶個人頭像,商戶碼的二維碼中間則是“¥”符號或無圖案。

增設“個人經營收款碼”時,權威人士明確,個人經營收款碼也可以用於沒有辦理工商登記註冊的個人,且功能強大了,可接受信用卡付款,還比個人收款碼能更好地實現交易風險防控。

對於是否換碼,受訪商戶們最關心的還是成本問題。“比如微信支付的個人收款碼,我在之前申請和使用過程中都沒有費用,只有提現到銀行卡時才收費,標準是0.1%,也就是提1000塊收1塊,有活動時會更便宜或者免費。”前述手機維修店店主稱。

事實上,去年10月央行發佈收款碼新規通知時,就明確不要增加商戶成本;新規正式實施前,支付清算協會有關負責人進一步稱,對申請個人經營收款碼的小微商戶、個人經營者,按照“就低不就高”原則,參考個人收款碼標準收費,減少商家財務成本。

個人收款碼現階段是什麼收費標準?貝殼財經記者從商戶和支付寶客服處瞭解到,在行業整體降費讓利的背景下,從2018年開始,支付寶個人收款碼提現就是免費的,目前未明確優惠政策持續到何時。支付寶在2月22日的公告中稱,用戶升級至“個人經營收款碼”的過程也完全免費,升級後,原有的收錢免費、提現免費等權益將繼續享有,還將會享有更高的“敢收敢賠”保障額度等權益。

微信支付在3月3日的公告中稱,自去年9月1日起,開展了個人收款碼用戶降費讓利活動,支持零錢提現手續費減免,符合該活動規則的用戶都可以參加,活動將持續到2024年9月30日。另據騰訊客服3月4日介紹,微信支付對於新增的個人經營收款碼,支持免費獲取及免費提現,保證申請用戶的成本無明顯增加。

聚合碼加入“混戰”,商戶關心安全和到賬速度

本次新規實施前,關於聚合收款碼的推廣宣傳也火熱了起來。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工行建行農行等近期都發布了自家聚合碼的推廣公告。其中,工行稱,只需身份證、銀行卡、店鋪照片即可在線辦理;農行則需要用戶提供營業執照。

和微信支付、支付寶的收款碼一樣,聚合收款碼當前也很常見,其優勢是不論用戶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或其他主流支付方式,掃同一個碼都可以付款;劣勢是費率相對更高,因爲涉及的機構要在其中分潤。

以銀行的聚合收款碼爲例,用戶入賬資金直接進綁定的銀行儲蓄卡,免去了提現費用,不過收款不免費。“我們行的手續費標準跟用戶卡內餘額有關,比如用戶綁定的銀行卡3月日均活期餘額是1萬元,下月收款的免費額度就是10萬元,是這樣十倍的額度。超過免費額度收取0.3%的手續費,隔天到賬。”一位銀行專員稱。

除了銀行和支付寶、微信支付,還有其他支付機構也混戰在收單市場,貝殼財經記者走訪中也看到了樂刷、銀盛、京東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聚合碼。

商戶們選擇聚合碼的標準不同。有的店主要求比較簡單,“有喇叭就行,要不別人偷換了你的碼都不知道”;有的店主則是對平臺提供的增值服務有要求,希望服務平臺支持交易統計、統一對賬等。

一家小型自營便利店店主最在意到賬速度,“我們把支付寶、微信支付和一個聚合收款碼都貼在櫃檯,客戶願意掃哪個都可以。貼出來的這個聚合碼費率是0.6%,能實時到賬。還有一個聚合碼收起來了,雖然費率更低(爲0.38%),但隔天才能到賬。”該店主稱。

另一家小喫店店主也關心到賬速度,他遇到過小型機構服務器卡頓的情況,“說是實時到賬,卡頓起來起碼半個小時才能到。”這讓他很不放心,因此他更在意提供服務的機構類型,目前使用一家國有銀行的聚合收款碼,雖然隔天才能到賬,但“至少不會倒閉或跑路”。

採寫、攝影/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維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