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近9萬億千瓦時!2022年,能否“電力十足”?看完就懂了→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確保糧食能源安全,保障民生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用電。在2021年,我國曾經一度出現電力短缺的情況。那麼今年在各方面壓力依然存在的情況下,電力該如何保障?

近9萬億千瓦時!2022年,能否“電力十足”?看完就懂了→

在東部沿海的製造業基地浙江寧波,記者走訪了不同領域的多家工業企業,瞭解今年的用電情況。

在一家體育用品製造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受冬奧會的帶動,今年一季度企業的訂單源源不斷,工廠在24小時加班加點生產,而去年,工廠因爲限電,損失了一些訂單。

在另一家大型風電設備製造企業,一季度的訂單也快速增加,企業正在爲今年的用電高峯做準備。

還有不少企業選擇通過技術改造來適應錯峯生產,用機器人來替代原有的傳統產線,以減少高峯時的用電壓力

用電企業加班加點地完成手裏的訂單,而在另一端的供電企業,也已經開啓了高負荷運行狀態。位於寧波的北侖電廠,承擔着保障浙江省電力供應的重要任務。電廠負責人介紹,今年2月份,電廠四臺燃煤機組完成發電量14.78億千瓦時,超過計劃電量24%,這也是近年來首次出現

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公司北侖電廠運行部副主任 王興:煤電這塊保供的壓力非常大,像昨天我們全廠的機組平均負荷率91%,也就意味着大多數時間機組都是滿髮狀態。

爲了確保高峯時的用電需求,北侖電廠正在加緊組織落實全年電煤的供應,電廠負責人林志峯說,這是他們現階段最重要的事。

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公司北侖電廠副總經理 林志峯:把我們煤炭保供的工作給做好了,因爲(電煤)口糧最重要,今年(電煤)口糧總體的量我們覺得會很大,有可能會超過830萬噸。

林志峯說,去年煤炭價格的快速上漲,讓他記憶猶新,煤價一度突破了每噸2000元。市場煤炭緊缺、電廠的成本壓力加大,這也是導致用電緊張的重要原因。爲了穩定煤價,近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明確了電煤中長期協議價格在每噸570元到770元。市場預期穩定了,這讓林志峯也鬆了口氣。

陳世宏,是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地區的煤炭採購負責人,近幾天他帶着公司的採購團隊,正在和上游企業簽訂煤炭中長期合同,

現在的煤價比去年是有所下降。 

國家能源集團浙江燃料公司計劃經營部主任 陳世宏:這個價格是兼顧了電力企業也兼顧了煤炭企業。簽訂的都是100%的長協,我們執行的價格都在國家發改委要求的合理區間內。

電力保供,除了確保電力企業穩定供電之外,電網的整體調度也至關重要。今年2月份,寧波經濟復甦強勁,用電同比增長幅度達到29.14%。在寧波電網調度中心,負責人陳東海介紹,由於當地新能源佔比高,發電不穩定,需要實時來調整煤電、氣電等其他電廠的負荷。

國網寧波供電公司調度控制中心主任 陳東海:新能源裝機也達到20%以上,但新能源全年的發電量僅佔寧波的5%左右,今年我們也是加強我們燃煤機組的應發盡發,保工業生產、保居民用電。

爲了提高用電高峯的調節能力,寧波市近期把一些寫字樓、商場、冷庫和數據中心的空調負荷統一管理起來,用電高峯到來時,可以隨時降負荷。

同樣是爲了解決新能源不穩定的問題,在內蒙古的烏蘭察布,全國首個電網友好綠色一體化示範項目已經併網發電,緩解快速增長的電力缺口問題。

根據中電聯的預計,2022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迎峯度夏和迎峯度冬期間部分區域電力供需偏緊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與數據中心主任 王益烜:預計2022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8.7萬億千瓦時到8.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到6%,各季度增速總體呈逐級上升態勢。

華北電力大學新型能源系統及碳中和研究院院長 王志軒:我認爲在2022年,電力的供需平衡總體上還處在一個緊平衡的狀態,煤電仍然是基礎能源,要託底保供,煤電的職責沒有變化。

另一方面,在2022年,煤電和新能源的優化組合也將爲電力保供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副司長 梁志鵬:煤電機組還是電力運行的主力,但是大的方向是要加快提高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電量供應,新能源和煤電優化組合。

記者 平凡:經歷了2021年的用電緊張,我們更加能體會保電就是保增長的含義。據測算,2021年每發一度工業用電帶來近8元的工業增加值,當前保電還要看煤電,目前國內煤電機組平均服役年齡12歲,按服役年齡計算,相當於青壯年。另一方面,作爲煤電的口糧,電煤價格在今年有望保持在合理區間,這給2022年電力保供創造有力條件。能源的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能夠未立先破,應該先立後破。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