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8日訊(記者 暢帥帥)“要加強機器人的研發,支持多模感知、情感計算、主動對話、虛擬形象等關鍵技術與陪伴機器人產品研發,讓機器人走進每個家庭,以解決老年人的養老、情感陪伴、健康管理等問題。”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峯繼續關注民生熱點,用科技爲老齡社會支招破題。

“十四五”期間,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面對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形勢,“老有所養”迫在眉睫。

當前我國養老服務保障正不斷健全、社會福利體系日益完善,各地也已積極開展各類科技適老服務的創新,例如:安徽、天津等地正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對老年人關愛能力,運用智能預警模型實現對老年人“7*24小時”閉環安全守護,各類助老科技產品也層出不窮。

“但也必須要正視的是,我國養老服務在適老化服務、智慧康養、老年人情感陪護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亟待完善。”劉慶峯舉例,其一,當下老年人“數字鴻溝”仍然存在,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其二,老年康復產品的智能化、實用性仍需要提升,當下智能產品的人機交互能力普遍較弱,陪伴機器人的行走、輔助生活服務、輔助康復訓練等功能可用性較弱;其三,老年陪護關愛有待提升,據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空巢老人人數突破1億人,他們的陪伴及情感需求不容忽視。

爲此,劉慶峯建議,應加大科技力量投入,用科技守護老齡社會。“針對養老護理人員短缺現狀,應加快推進康養機器人的成果轉化,在康復訓練和安全監護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劉慶峯建議,可同過設立專項等方式,開展社區機構等多場景的應用試點,支持相關成果轉化及應用推廣,增強醫療衛生機構爲老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爲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數、實現陪伴關愛,他建議推動陪伴機器人專項課題研究,尤其加強科技創新和產品支撐。加快多模感知、主動對話、虛擬形象等關鍵技術與陪伴機器人產品研發。並應佈局創新平臺,支持基礎與應用研究,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此外,劉慶峯還建議以健康狀況取代年齡約束,擴大老年文化服務和健身服務供給,營造優待善待老年的良性氛圍。爲老年人的健身娛樂等服務提供更加合理的支持,保障老年羣體的活動權利,增強生活的豐富度和幸福感。

劉慶峯表示,到2030年,面對人類最關心的人口老齡化、出生率降低等問題,科大訊飛將用軟硬一體化的技術能力,助力陪伴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解決社會剛需,幫助人類更好地面對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