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肖恩

近日,廣譽遠雙天然安宮牛黃丸漲價的文件截圖在業內被爆,自4月1日起,將其安宮牛黃丸(雙天然)的零售價進行調整:

安宮牛黃丸(雙天然鐵盒3g/丸×1丸/盒×6盒)5880元/盒;

安宮牛黃丸(雙天然木盒3g/丸×1丸/盒×2盒)3360元/盒;

安宮牛黃丸(雙天然木盒3g/丸×1丸/盒×6盒)10080元/盒。

算下來,鐵盒版的每粒零售價達到了980元,而木盒版的每粒的零售價更是達到了令人咋舌的1680元。而就在今年1月,廣譽遠就已經將安宮牛黃丸(雙天然)(3g/丸)零售價提爲880元/丸。在不到3月的時間內接連提價的背後,是廣譽遠的營收、利潤、員工的連續3年的下滑,以及持續處於高位的應收賬款。

提價,是挽救業績頹勢的有效手段嗎?廣譽遠要走東阿阿膠的老路?

從780到980元/粒的安宮牛黃丸

山西廣譽遠、北京同仁堂等是較早生產安宮牛黃丸的中藥老字號企業,廣譽遠擁有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四大核心品種。在股權幾經波折後,2021 年正式迴歸山西,公司控股股東由原先的東盛集團變更爲晉創投資。

可就在張斌去年12月辭去董事長職務、山西國資完全掌控廣譽遠後,選擇將公司核心產品中唯一銷量還有增長的安宮牛黃丸連續提價兩次,從780元/粒提到980元/粒,幅度達到25.6%。

實際上,除了廣譽遠之外,北京同仁堂、白雲山中一藥業、片仔癀等企業都有此類藥品,980元/粒的價格也超過了同仁堂的同類雙天然競品860元/粒達14%。

數據顯示,廣譽遠近年來的安宮牛黃丸產品,普通產品、精品2019年銷量下滑明顯,2020年未公告出來。唯一增長的就是雙天然產品,在2020年有着380%的增長,而此次提價也是這類產品。

實際上,從安宮牛黃丸這類產品的總量來看,廣譽遠的銷量有所增長但是增幅不大。此外,公司的另外幾大核心產品,龜齡集、定坤丹水蜜丸、牛黃清心丸等產品銷量均在2020年出現明顯下滑。

從安宮牛黃丸的銷量看全局,廣譽遠的銷售低迷,也就是從2019年開始的。

營收、利潤、員工數連續3年的下滑

從2019年銷售量低迷開始,過去三年見,廣譽遠的營業收入及歸母淨利潤呈下降態勢。其中,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廣譽遠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6.19億元、12.17億元、11.09億元、5.95億元;同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74億元、1.30億元、3200.30萬元、-1.11億元。

近日,廣譽遠發佈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全年歸母淨利潤爲-3.3億元左右,同比下滑1131%,預計扣非後的淨利潤爲-3.61億元。

此外,與公司產銷不振類似的是,廣譽遠的在職員工人數也在明顯減少。從2018年到2020年,廣譽遠的在職員工數量分別爲3115人、2676人和1995人,預計2021年的人數恐也不樂觀。

由於研發投入有限,因此通過加大銷售費用投入,是大多數中藥企業提升業績的有效途徑。廣譽遠在掙扎的2019年也在儘量維持相當體量的銷售費用,2018年爲6.29億元,銷售費用率就達到38.83%,而在2021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仍然有4.06億元,銷售費用率飆升至68.2%。

廣譽遠再苦也沒苦銷售,但是換來的業績仍是慘淡的。此外,公司的銷售政策似乎近幾年也一直較爲激進。2018年應收款增至13.38億元后2021Q3仍有13.13億元,2020年年報顯示,應收賬款賬面值高達17.55億元,其中一年以內的僅佔58%。而公司業績最好的2018年淨利潤也不到4億元,應收賬款蘊含的風險需警惕。

提價,是挽救業績頹勢的有效手段嗎?

面對持續高銷售費用投入仍效果不佳的2021年,新管理層似乎想直接通過提價來改善業績,避免連續兩年虧損的尷尬局面,而能動手的就是安宮牛黃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前幾年安宮牛黃丸銷售增速較高背後,安宮牛黃丸佔廣譽遠的收入比重或不低。而2021年業績全面下滑,或其中也包含安宮牛黃丸的低迷。正如公司公告中所述,爲促進應收賬款清收和降低渠道庫存,公司根據市場客觀情況,結合產品在各區域的實際銷售情況,適當控制發貨,使得營業收入出現下滑。

雙天然類產品在2019、2020銷售量翻了5倍,或蘊含有渠道銷售不暢的風險。據部分媒體實地調研稱,在廣譽遠的大本營(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很多藥店負責人認爲,廣譽遠的產品單價昂貴,銷售情況不好,他們都沒有進貨。

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選擇大幅度提價的策略,面對同仁堂、白雲山、片仔癀的競爭,其合理性存疑。此外,通過提價做大業績的東阿阿膠或許可以給廣譽遠做一個參考。

在前領導人秦玉峯的“價值迴歸”戰略下,2006年至暴雷的2019年,東阿阿膠不斷進行提價。主打產品阿膠塊的出廠價已從2006年的每公斤不到200元上漲至2019年的6000元左右,十三年間價格漲幅近30倍。

一面是不斷提價,一面是銷量下滑、存貨劇增、渠道混亂,面對福膠等一衆精品,東阿阿膠未能玩轉這個“囤積居奇”的遊戲,也有其必然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