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月CPI上漲0.9%,油價上行或給物價走勢增添不確定性

記者 辛圓

國家統計局週三發佈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9%,較1月持平,此前連續兩個月漲幅收窄;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8.8%,漲幅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落。

數據發佈前,界面新聞採集的七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2月CPI同比上漲0.8%,PPI同比上漲8.8%。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對界面新聞表示,2月CPI持平於上月一方面是春節後受到需求端減弱和供給較爲充足的影響,豬肉和蔬菜、水果價格的回落,另一方面受到國際油價上行的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同比明顯上漲,兩者形成對沖。

由於生豬產能仍在釋放階段,豬肉價格尚未擺脫下行走勢。農業農村部公佈的監測數據顯示,2月28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爲18.54元/公斤,比1月30日的22.08元/公斤下降16%,比2021年同期下降52.5%。

面對豬價的跌跌不休,國家發展改革委2月28日發佈消息稱,2月21日-25日當週,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爲4.98∶1,進入《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確定的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立即啓動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並指導各地積極收儲。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副主任陶金表示,收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場信心,但無法改變目前豬肉供給寬鬆的格局,豬價短期內降幅可能會收窄甚至反彈,但之後一段時間或仍處於下行通道,尤其春節後是豬肉消費的傳統淡季,需求端制約較強。

分析師認爲,短期來看,CPI上漲壓力較小,但生豬產能出清帶來的豬價上行以及俄烏衝突導致能源價格高企或給下半年物價走勢增添不確定性。

陶金指出,上半年受到基數較低的影響,CPI預計持續回升,但鑑於目前消費整體恢復趨勢尚不明確,不會有明顯上行。不過,從能繁母豬存欄量等指標來看,豬價很可能在二季度末有所回暖,從而抬高CPI。此外,地緣政治因素導致原油供給受限,油價將維持高位,這會推升國內運輸服務成本。

羅志恆也表示,預計CPI同比將逐步回升,上半年或達到1.5%左右,下半年或有衝高風險,要重點關注豬肉價格和國際油價波動,警惕豬油共振推高通脹。

受到基數效應,能耗雙控糾偏等因素影響,PPI同比繼續回落,但分析師認爲後續下行斜率或將放緩。

羅志恆認爲,在去年高基數作用下,PPI同比下降的趨勢不會改變,但受國際地緣政治動盪和國內穩增長政策影響,下降速度可能較慢。

陶金也表示,在製造業投資企穩,需求端受到支撐,同時輸入性通脹壓力繼續呈現的影響下,PPI降幅在短期內可能有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