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新暘)訊,恒指3月8日收盤跌破21000點整數關口,9日恒指更是繼續下探。面對悲觀的市場情緒和複雜動盪外圍環境,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策略師劉鳴鏑認爲,如果將投資週期拉長,21000點可能是更好的買入點。

劉鳴鏑在接受香港經濟日報專訪時稱,她強調,目前市場反應較情緒化,但要對港股保持堅定的信念,俄烏事件不是發生在亞洲,對亞洲的基本面不會有大沖擊,而且歷次股市下跌後,行業龍頭都是反彈力度最強的,所以建議先買入龍頭股或藍籌股。

港股目前受到美聯儲加息、俄烏衝突、國際油價走高及新冠疫情四大因素拖累,恒指比兩年前低點還要低。對上一次港股大跌,要追溯至2020年3月19日,當時恒指因疫情影響而大跌,收報21709點,此後港股便快速反彈,現時恒指僅20300點左右,比當時還要低。

她認爲,因Omicron傳染性特別高,所以大中華區域的經濟承受壓力會較大。

市場已提前反映聯儲加息

據摩根大通MSCI中國指數模擬倉,現時超配的行業包括可選消費、工業、原材料、能源、信息科技、電訊及新興技術,低配行業則有醫療衛生、必需消費、有色、公共事業及電力股。

美聯儲下週加息已經沒有懸念,劉鳴鏑認爲,市場已反映了美國加息的影響,而且回顧歷史,加息首年,新興市場股市表現一般不錯,預期今年亞太區各國的加息走勢並不一致,中國將會減息,日本可能按兵不動,其他國家的央行大部分會加息約25個基點。

中國內地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於5.5%左右,但海外市場擔憂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壓力較大。

劉鳴鏑稱,油價急升會影響家庭收入及消費,因此海外市場擔憂很正常,但從1998年以後,內地只有2014年及2015年沒有達到年度增長目標,兩年只是差0.1個百分點。並且內地經濟對油價的敏感度沒有特別大。

對於大宗商品,摩根大通認爲,目前商品處於超級大週期,全球能源供應的投資在過去十年銳減,令產出偏低,同時需求持續穩定地上升,她最看好原油及貴金屬。

劉鳴鏑稱,摩根大通第二季平均油價預測110至115美元,中長線油價預測約80美元,有可能油價會在單日升至130至135美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