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一組數據引起關注:中國有6.4%的上市企業由女性擔任首席執行官(CEO),這一比例高於發達國家5.2%的平均水平。

數據背後有何深意?我國女性高管佔比爲何持續增長?女性如何更大程度發揮自身價值?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我國女性高管比例持續增長

美國明晟公司(MSCI)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女性在董事會的佔比逐年上升,2021年已增至13.8%,由女性擔任CEO、首席財務官(CFO)的佔比均超國際平均水平。

記者調查發現,我國上市公司女性高管比例持續增長,董事會和高管構成更加多元化,爲中國上市公司帶來蓬勃的發展活力。

“我當初離開高校隻身去海南闖蕩時,合作者多是男性企業家。近幾年打交道的女性高管越來越多,切身感受到女性正在各個行業、各個舞臺綻放光彩。”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燕告訴記者,目前華熙生物市值達500多億元,離不開她和集團其他4名女性高管的努力。

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發佈的關於中國上市公司女性董事的專題報告顯示,2012年至2021年,女性董事比例高的公司展現出更高的財務績效與市場績效。

“女性天生的共情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夠幫助公司在決策過程中減少衝突、達成共識,提升公司治理水平。”MSCI亞太區執行董事王曉書分析稱,中國不斷提升教育公平和女性權益的保護,推動女性在職業生涯中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當下,女企業家成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國婦女事業不斷發展的生動註腳。“女性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平等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平等享有改革發展成果,在各個工作崗位展現自身才能,爲社會創造價值,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日俱增。”趙燕說。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半邊天”

福布斯中國近期發佈了“2022中國傑出商界女性100榜單”。

與去年相比,今年榜單上有30多張新面孔,而醫藥、科技、零售三大領域則佔據了其中一半。

記者發現,女性擔任董事的中國上市公司,在生物醫療、科技創新、互聯網大數據等領域的比重越來越高。

一天能爲上百萬人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如今,“火眼”實驗室在全球30餘個國家和地區落地超過90座,爲抗疫提供了有力支撐。帶領團隊在疫情初期建立“火眼”實驗室品牌體系的,正是華大集團執行董事朱巖梅。

“隨着知識型、創新型時代的到來,優秀的知識女性獲得了更多施展才能的機會。特別是前沿科學研究中,不少優秀女性在關鍵崗位上發揮才能,推動着技術創新和應用普及。”朱巖梅說。

從發佈《關於實施科技創新巾幗行動的意見》到印發《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等,國家出臺的一系列舉措正有效激發女性科技人才的創新活力。

“現在90%的AI語音選用女性聲音,正是因爲人們普遍認爲女性有溫度、有情感、有同理心。”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蘭表示,越來越多互聯網企業藉助女性視角開發產品價值,女性科技人才越來越自信有爲,敢於“坐在前排”,以專業和實力詮釋“她”力量。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爲,科技創新的女性力量正全面影響各產業融合發展。女性發揮自身的智慧和潛能,融入國家戰略新佈局,成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半邊天”。

更好的環境支撐女性開創未來

記者走訪發現,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女主內”的刻板印象已發生變化,尊重和關愛女性正成爲社會共識。

“感謝這個時代,女性可以通過自身奮鬥實現人生價值,擁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智度集團有限公司合夥人孫靜說。作爲兩個孩子的媽媽,孫靜在家人的幫助和支持下將更多精力投入工作,與領導團隊一起將公司業務擴展至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杜蘭看來,科技的飛速進步、不斷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包容的社會環境,爲中國女性提供了更多發揮自我價值的空間。

在抗疫一線,她們以柔肩挑重擔,以生命赴使命;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場,她們紮根熱土、傾情奉獻;在科研攻關前沿,她們貢獻智慧、引領變革……在新時代的廣闊舞臺上,中國女性爭做偉大事業的建設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敢於追夢的奮鬥者。

在更高水平上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充滿機遇,任重道遠。

“企業家要沉着應對挑戰,繼續帶領企業實現更好的經營發展。”趙燕表示,踏上“十四五”新徵程,相信在更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支撐下,蓬勃發展的中國“她”力量必將綻放更加絢麗的光華,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