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塗鴉智能CMO那競丹:近期人員變動屬正常優化,未來將加大中國市場投入

伴隨智能硬件單品市場規模的不斷增長,品牌商之間的生態壁壘成爲阻礙全屋智能普及和爆發的因素之一。也因此,由蘋果谷歌亞馬遜、華爲等廠商聯合推出的Matter協議自誕生起便備受關注。

Matter由CSA連接標準聯盟於2021年5月發佈,這項免專利使用費的連接標準新技術可實現各種智能設備之間的通訊。由於亞馬遜、蘋果等頭部智能家居生態的背書,Matter協議發佈後曾被視作IoT互聯互通的關鍵一步。

於2021年3月赴美上市的IoT開發平臺服務商塗鴉智能(NYSE:TUYA)正是推出Matter協議的組織單位CSA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在今年的美國CES上,塗鴉宣佈將支持Matter協議。

塗鴉智能大市場&戰略合作部副總裁兼CMO那競丹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如果品牌沒有形成互聯互通的意識,那就需要平臺做打通,Matter正是一個技術出身的平臺。

但從行業視角來看,所謂連接標準也並非獨此一家。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以及小米、華爲、中國信通院等共同發起的開放智聯聯盟(Open Link Association,OLA聯盟)也曾於2021年推出OLA1.0系列標準、開源代碼以及一系列OLA的產品。

諸多聯盟、標準之間的競爭最終仍會落點在各自生態下產品的市場化接受程度。無論是開發者還是品牌商,總是會傾向於選擇加入消費者羣體規模更大的協議與生態。

那競丹告訴界面新聞,塗鴉2022年的策略之一,就在於推動更多支持Matter協議的產品落地。據她介紹,如歐洲Calex、美國Geeni這些智能家居品牌都會嘗試推出新產品,但具體的銷售目標仍要看市場上消費者接受程度如何,不同的通訊協議各有利弊。

而若要進一步推廣Matter協議的應用,在提升商業化程度的同時,將開發工具模塊化、降低開發者的開發成本也是塗鴉需要做的事。今年2月,塗鴉曾宣佈推出新模組AFI,內置亞馬遜的Alexa語音。據那競丹介紹,該語音模組可使智能產品的語音模塊成本降低50%以上。

研發新開發工具、與亞馬遜的技術對接等技術佈局給塗鴉帶來了不小的研發成本。財報顯示,2021年三季度塗鴉的研發費用已從2020年同期的2010萬美元增至5070萬美元,同比增長153%。三個季度錄得淨虧損分別爲4050萬美元、3810萬美元與4790萬美元,高速增長的研發投入成爲塗鴉未能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2021年3月上市至今,儘管尚未盈利,但塗鴉的總營收增速依然可觀。2021年三個季度總營收從2020年同期的1.17億美元增長至2.27億美元,同比增幅約194%。同時,塗鴉一直在加大銷售與營銷投入,2021年三個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爲92.7%、160.5%、115.8%。這或許是塗鴉走出研發投入期,加速商業化的信號。

然而在上市僅一年、Matter協議由發佈轉向推行的時間點,塗鴉卻傳出“裁員”消息。據《正觀新聞》報道,塗鴉智能在2021年還是3800多人,現在減員或超過800人。

對此那競丹回應稱,此次人員變動並非裁員,僅限於“績效考覈3.5以下”與“員工主動離職”兩種情況。未來塗鴉會在國內市場上加大投入、並保持產品研發員工佔總員工數70%以上的佔比、持續招聘有國際視野的人才。

也有市場觀點認爲,這是精簡人員、降低運營成本追求利潤的做法,那競丹對此並不完全認同。她承認上市之後公司需要面臨股東責任與社會責任,業務壓力很大,但她認爲,目前所有的經費投入與人員變動都會在保證技術發展、公司正常運作的基礎上進行。“未來市場費用該花的還是會花,該招的人還是會招,一切肯定是以業務爲主。我們只是想用更合適的人,特別是符合企業價值觀的人。”

談及後續戰略,那競丹指出,塗鴉會對海外客戶進行分層,給不同層級的客戶開放不同的資源。同時,塗鴉的銷售、服務、產品團隊都會重新招聘人才。

2019年,塗鴉開始發力中國市場,目前塗鴉與中國三大運營商等大客戶都有合作,但整體發展速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快。未來一年,那競丹表示塗鴉會加大對中國區的投入,把部分人員從海外調回國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