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張濤委員:儘早儘快佈局中國版“星鏈”衛星互聯網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據中國電子報報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濤日前表示,要建設高中低軌衛星協同組網、天地網絡深度融合、空天地海一體化的網絡,儘早儘快佈局中國版“星鏈”衛星互聯網,在這場空間資源競爭和6G時代競賽中佔據主動。

全球掀起衛星互聯網建設潮。SpaceX“星鏈”項目計劃部署12000顆“星鏈”衛星,並另外追加申請部署30000顆衛星。截至目前,SpaceX已累計發射2282顆“星鏈”衛星。

張濤介紹,“星鏈”低軌衛星組網相對傳統高軌通信衛星有着成本低、時延短、損耗小的優勢,而其覆蓋範圍和建設效率遠遠大於地面5G通信基站。目前,“星鏈”網絡服務試用速度已突破200Mbps,在搶佔衛星互聯網市場的競爭中佔得先機。

除此之外,英國衛星通信公司OneWeb計劃發射648顆近地軌道衛星,通過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構建高速低延時的網絡連接。目前OneWeb已有428衛星在軌運行。

波音衛星互聯網項目擬發射147顆衛星,亞馬遜計劃發射3236顆近地軌道衛星。全球通信公司Viasat擬2022年開始發射ViaSat-3星座,三顆Ka波段的衛星能覆蓋幾乎整個地球。這三顆超高容量地球同軌(GEO)衛星中,每顆ViaSat-3衛星能提供1000GB/秒的全網通量。

除建設高軌衛星星座,2020年5月,Viasat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提交了由 288 顆近地軌道衛星組成的非靜止軌道(NGSO) 衛星星座修改提案。

2020年,衛星互聯網被納入我國“新基建”範疇。目前我國已成功發射銀河航天02批6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單星設計通信容量超40Gbps。這6顆衛星將在軌與銀河航天首發星共同組成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並構建星地融合5G試驗網絡“小蜘蛛網”,具備單次30分鐘左右的不間斷、低時延寬帶通信服務能力,可用於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天地一體網絡等技術驗證。

“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後,低軌空間成爲更重要的資源。國外‘星鏈’計劃等項目實施的首要目的是構建低成本衛星互聯網、搶佔有限的低軌空間資源。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投入和國外企業‘星鏈’計劃等項目相比,在規模和模式上明顯滯後。我們要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儘早儘快佈局中國版‘星鏈’衛星互聯網,在這場空間資源競爭和6G時代競賽中佔據主動。”

據中國電子報報道,張濤表示,要充分發揮我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快佈局我國空天地一體化的衛星互聯網,充分發揮高軌、中軌和低軌互聯網星座的特色與優勢,利用高軌衛星實現全國重點區域及“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密集覆蓋,利用低軌互聯網星座實現全球均勻覆蓋;建設高中低軌衛星協同組網、天地網絡深度融合、空天地海一體化的網絡,儘早儘快佈局中國版“星鏈”衛星互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