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據今年兩會最高檢工作報告指出,2021年,檢察機關從嚴追訴性侵、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1萬人。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蜀山區劉麗健康諮詢中心總監劉麗建議將兒童防性侵課程納入義務教育,希望孩子們可以提前學到防性侵知識保護自己。

她提出,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還缺乏全國性、制度性安排,遲遲難以普及。隨着《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的修訂與實施,相關文件明確規定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學校應把防性侵課程列爲必修的公開課

新京報:能否簡單介紹一下你今年所提的建議?

劉麗:我今年提出建議將防性侵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常態化教學,防性侵課程列入中小學必修課程。在廣泛參考各地教育部門、公益組織實踐的基礎上,組織專家組,儘快研究出臺全國性、權威性的兒童防性侵課本、教案。堅持定期、定時、定點的對防性侵以及相關法律信息進行持續性宣傳教育。

這個建議已經連續三年提出了。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的事是家事也是國事,避免孩子受傷害,先讓孩子自己學會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需要學習更多的自我保護的知識。

新京報:你的建議在網絡上得到了網民的關注,你覺得原因是什麼?

劉麗:第一,可能很多人對於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感到很意外。據公益機構“女童保護”統計,2021年全年媒體公開報道的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223起,受害人數569人,年齡最小的爲2歲。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案件數量感到很喫驚,很揪心。可能很多人跟我有同等感受,所以這件事情的關注度很高。

第二,相對來說,大家對孩子的事情關注率比較高,孩子的安全問題是很重要的。有不少網友已經是父親或母親,看到這類事觸發同理心,所以有一定的感觸。

新京報:你建議防性侵課程具體應該怎樣實施呢?

劉麗:學校應把防性侵課程列爲學校必修的公開課。教育專家進行調研後,研究出孩子最適合接受防性侵教育的年齡段,根據孩子的可接受程度,把防性侵知識拍成小短片,給孩子普及相關知識。

鼓勵地方教育部門聯合婦聯、共青團、民間公益組織對普及兒童防性侵教育先行先試。

進一步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中有關開展防性侵教育的相關規定,出臺具體舉措和可行方案,建立示範點,探索經驗。

還應該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蔘加相關指導性講座,共同學習相關法律知識。

建立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的“一站式”詢問機制

新京報:你對中小學目前的性教育有哪些瞭解?

劉麗:一些公益組織,譬如“女童保護”,在地方上已經進行了一些性教育課程的嘗試和傳播,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兒童防性侵的課程設置裏有諸如“認識我們的身體”、“教孩子怎樣分辨和防範性侵犯”、“遭遇到性侵時應該做什麼”等問題。但將防性侵教育納入到九年義務教育體系,還需要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進行調研,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學生學習課程的年齡和具體內容等問題,共同推進兒童防性侵機制的建設。

新京報:據公益機構“女童保護”統計,與過往幾年數據相對比,男童遭遇侵害的比例明顯呈上升趨勢。怎麼看這個現象?

劉麗:所以“女童保護”確切地說應該是未成年人保護,男童也會遭遇性侵,也需要保護。落實到具體的防性侵教育課程,是男女同堂學習還是分開學習,需要教育方面的專業人士調研後確定。防性侵教育課程中,我認爲首先要教育孩子有分辨和防範性侵害的意識,有的人打着關愛的名義性侵了孩子,有的孩子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經歷了什麼。

新京報:性侵現象之後,有哪些心理輔導和法律援助等事後干預和救助制度?包括父母、律師、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者、媒體等應該怎麼提供給未成年人後續的保護和救助?

劉麗:未成年人防性侵的機制建設需要法院、檢察院等多部門共同參與。爲了減少對性侵案中未成年人的二次傷害,幾年前我就呼籲建立處理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的“一站式”詢問機制,制定“一站式”工作流程和具體要求規範。檢察院、法院、公安局、醫院等共同聯動,有專業社工和心理諮詢師的陪同,嚴格保護未成年受害人的隱私,避免孩子反覆地複述造成再度傷害。

之前的建議得到了很好的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已經牽頭在全國建立起了幾百個一站式詢問場所。一年之中因爲這件事給了我多次反饋。

家長也應該瞭解兒童防性侵的知識

新京報:對於兒童防性侵課堂,有家長擔憂老師會說出一些“敏感”的詞。也有兒童性教育圖書曾被家長質疑“尺度太大”,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劉麗: 家長們應該瞭解兒童防性侵的知識。學校教育之外,家長也應該教孩子保護自己,告訴孩子什麼是隱私部位,注意人和人之間交往的界限。如果家長知道兒童防性侵知識,可能會有更多孩子能夠免於被性侵。

新京報:你有給孩子普及過防性侵知識嗎?

劉麗:我家二寶今年7月中旬滿6週歲,是個男孩。今年3月我跟他講,每個人都有祕密和隱私,身體上還有隱私部位。男孩的隱私部位是哪裏,女孩兒的隱私部位是哪裏,自己的隱私部位別人不可以碰,你也不能碰別人的隱私部位。我這樣講,小孩子很容易接受,也不一定講的那麼赤裸裸。

後面有一次我老公不小心碰到二寶的隱私部位,孩子大聲地說,爸爸你碰到我隱私了,你犯法了。孩子就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了,如果說碰他的人不是我老公,孩子就很有可能會反抗,因爲他意識到這種行爲是不正當的。

新京報:除了將兒童防性侵教育納入九年義務常態化教學,還有哪些相關的政策倡導?

劉麗:比如禁止有性侵兒童前科者從事與兒童接觸的職業的倡導,現在已經在逐步落實。

新京報:你的建議希望達到什麼效果?

劉麗:希望能喚起學校、家庭到社會對兒童性侵防範的關注。在預防階段教給孩子防性侵知識,不讓更多孩子受到傷害,避免悲劇的發生。

新京報記者 喬遲 楊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