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市券商業績保持亮眼的增長態勢。而在“資本爲王”的時代下,券商補充資本需求更加旺盛。

同時,在監管鼓勵證券公司依法有序擴充資本實力的背景下,半個月內,已有3家券商的再融資事項獲證監會審覈通過,擬募資額不超過306億元。而資本中介業務,則是各大券商再融資的重點投向。至此,共有8家券商的再融資計劃“在路上”,募資累計不超過765.64億元。

券商再融資事項密集獲批

目前,已有19家上市券商發佈了2021年業績快報,全部實現營收、淨利潤同比雙增長。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中國銀河4家頭部券商躋身淨利潤“百億元俱樂部”,展現了過硬的業績實力。

除了亮眼業績外,再融資進度加快是近期的行業看點。

2月18日,證監會表示,一直支持證券公司在依法合規前提下充實資本實力。此後,2月23日,東方證券的H股配股申請、2月28日國金證券的定增申請、3月7日中國銀河可轉債申請、東方證券的A股配股申請均獲證監會審覈通過。三家券商合計不超過306億元的再融資計劃就差“最後一搏”。

從募資投向來看,中國銀河的可轉債擬募資不超過78億元,其中擬運用不超過30億元用於資本中介業務,佔比38%,包括擴大融資融券、場外衍生品業務以及跨境業務等業務規模。國金證券擬募資不超過60億元的定增事項中,將運用不超過20億元用於資本中介業務,佔比33%,並將繼續開展融資融券、股票質押等業務。東方證券擬募資不超過168億元的配股事項中,也有過60億元將用於財富管理、證券金融業務,其中也指向資本中介業務,並加大對融資融券業務的投入。

近日,隨着H股配股的落地,中信證券配股事項實施完成,這也讓不少同行流露出羨慕之意。多家券商在再融資預案中均提到,“多家上市證券公司都在近年通過非公開發行、配股等方式完成再融資。”而中信證券的配股募資額中,將有超六成的資金用於發展資本中介業務。

對於各家券商的再融資事項中均將募資額大力投向資本中介業務,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資本中介業務是券商利用自身的資本優勢促使客戶交易或向市場提供流動資金的業務,主要爲融資融券和股票質押回購業務。該業務主要是爲客戶提供流動性和風險管理服務,滿足客戶不同的融資和投資需求。因此一般情況下,資本中介業務中,券商自身並不承擔過多的市場風險,主要賺取不同產品的流動性溢價和風險溢價。”

發力資本中介業務

擴大兩融規模成發力點

近年來,隨着資本中介業務收入比重不斷增長,“補血”信用交易業務、擴大融資融券業務規模,則成爲當下各家券商爭相發力的重點。

中國銀河表示,受行業競爭加劇的影響,證券公司的財富管理轉型將從客戶、產品、渠道、品牌等多方面進一步尋求突破,融券業務有望逐漸成爲證券公司資本中介業務新的突破口。

國金證券中國銀河東方證券均有投向發力融資融券業務外,國海證券29%的募資投向將用於資本中介業務,並把做優融資融券業務作爲工作重點;長城證券有高達59%的募資投向將用於資本中介業務,並將發力兩融資本消耗型業務;而興業證券不超過140億元的配股方案中,有不超過70億元直接投向融資融券業務;財通證券25%的募資投向也將用於資本中介業務;浙商證券43%的募資投向也將用於資本中介業務。

陳夢潔向記者表示:“資本中介業務中,特別是融資融券業務,可以做到全覆蓋的風險控制,對券商收益具有高確定性的同時風險較低。股票質押回購業務相對而言風險較高,在市場環境波動較大的情況下,若相關個股出現連續大幅下跌,券商利益可能因此受損,導致計提資產減值等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