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咖啡讓人“上癮”!中國郵政、中石油等入局,這家品牌再獲12億投資

3月10日,咖啡品牌TIMS中國宣佈獲得1.9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3億元)的額外融資。具體而言,TIMS收到笛卡爾資本集團、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和Silver Crest Management LLC等機構投資人的投資承諾。上述機構將通過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即PIPE)的方式在合併完成時投資高達9450萬美元,有關PIPE投資的承諾也包括Shaolin Capital Management,LLC通過股權支持協議計劃提供的補充資金。

此外,TIMS中國還與一家全球金融服務公司簽署了1億美元的股份認購承諾意向書。根據該融資機制,TIMS中國將有權在36個月的期限內向該機構出售最多1億美元普通股。

進入2022年,咖啡賽道行情異常火爆,先有中國郵政、“狗不理”等巨頭跨界賣咖啡,後有精品咖啡新貴Seesaw Coffee斬獲數億元大額融資。隨着近來新茶飲品牌的瘦身沉寂,咖啡賽道再獲投資人青睞,融資補充“彈藥”後,新舊勢力持續相爭,賽道“玩家”開啓狂奔模式。

咖啡市場潛力毋庸置疑

一二線城市已達成熟咖啡市場水平

公開資料顯示,Tim Hortons是來自加拿大的咖啡品牌,於2014年被漢堡王收購,隨後全球擴張步伐加快。2019年,Tim Hortons進駐中國,首家門店落地上海人民廣場。在近年來的咖啡熱度下,Tims中國也頗受國內資本關注,相繼獲騰訊、紅杉中國、鐘鼎資本等知名機構投資。據媒體報道,Tims中國在2022年初門店規模達410家,增速翻了近1倍,目前其主要聚焦一二線城市和部分三線城市。

國內咖啡市場的潛力毋庸置疑,據艾媒諮詢預測,中國咖啡市場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3817億元,預計行業保持27.2%的增長率上升,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10000億元。

此前,德勤中國及穆棉資本曾聯合發佈《中國現磨咖啡行業白皮書》,其調研顯示,一二線城市作爲咖啡文化的首要滲透地,養成飲用咖啡習慣的消費者攝入頻次已達到成熟咖啡市場水平,同時消費者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會不斷提升咖啡攝入頻次,咖啡已逐漸由“趕時髦的飲品”轉變爲“日常飲品”。目前,中國咖啡消費者主要以年齡20~40歲的一線城市白領爲主,大多數爲本科以上學歷,擁有較高收入水平。未來隨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潛在咖啡消費人羣將持續擴張。

2022年,部分頭部茶飲企業以關店裁員開局,咖啡賽道卻好消息不斷:2月28日,Seesaw Coffee宣佈成數億元A++輪融資,由黑蟻資本領投,基石資本跟投;第二天,同爲精品咖啡的Manner宣佈將在上海、北京等10個城市集中開出200多家門店。幾乎同時,中國郵政、“狗不理”等也高調宣佈跨界賣咖啡

資本加速佈局

新舊勢力一路狂奔

資本的聚焦下,新舊勢力輪番上場,“融資、擴張、估值飆升”在咖啡淘金者中輪流上演。從“基因”來看,本輪現磨咖啡浪潮的玩家主要可分爲三方——以星巴克、瑞幸爲首的連鎖巨頭,Manner、Seesaw、M Stand爲代表的資本簇擁下的咖啡“新貴”,以及近年來跨界做起咖啡生意的郵儲、中石油等。

其中,星巴克和瑞幸以絕對的門店優勢領跑全行業,二者也是新舊勢力相爭的典型代表。星巴克2021財年公佈的四季報顯示,其在中國市場開店5360家,該財年中國市場同店銷售增長17%。

與此同時,易觀分析數據顯示,2021年底,瑞幸全國門店數據超5500家,在數量上實現了對星巴克的反超,消費用戶則突破7500萬。從競爭策略來看,瑞幸更強調降本增效、弱化咖啡社交屬性,通過“燒錢補貼”降低消費門檻和產品本土化等模式培養市場,在海外品牌佔據絕對優勢的領域奪得一席之地,也進一步爲市場各方打開了本土咖啡的想象空間。

Manner、Seesaw、M Stand等品牌則是近兩年來融資勢頭強勁,資本簇擁下的精品連鎖咖啡。2021年,Manner接連斬獲了三輪大額融資,背後資本爲字節跳動、淡馬錫投資、美團龍珠等機構;M Stand同樣在2021年完成了其A、B兩輪融資,投資機構爲啓承資本、黑蟻資本、高榕資本、CMC等機構。

參與這場混戰的還有跨界試水的“國家隊巨頭”——“兩桶油”、中國郵政、“狗不理”等。2018年,中石油成立“崑崙好客咖啡”,在旗下的崑崙好客便利店悄悄賣起了現磨咖啡;2019年,擁有近3萬家門店的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發佈全新品牌“易捷咖啡”。

時間進入2022年,2月14日,中國郵政高調宣佈,全國第一家郵局咖啡店將正式落地廈門;一週後,天津“狗不理包子”也加入混戰。值得注意的是,連鎖巨頭們跨界賣咖啡有着先天的網點渠道資源和門店成本、流量等優勢。不過,市場對其主要的顧慮則是缺乏先天咖啡基因的他們能否真正打磨好產品。

顯然,資本助力下,咖啡賽道的高速公路已鋪好,各路玩家相爭、新舊勢力混戰已拉開帷幕,市場格局如何演變或在三五年內見分曉。

記者|姚亞楠  唐如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