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散”高調起訴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並不多見,但大衆交通兩次收到訴訟,前後相隔不過一個月,這份員工持股計劃究竟是何處惹人不滿?
  ◎多年專注做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榮正諮詢董事長鄭培敏表示,在股權激勵中,打折、半價的股份價格很常見,“要不怎麼叫激勵呢?激勵就是價格便宜,但一般也會有條件,包括連續服務多少時間、業績考覈等等。大衆交通的員工持股計劃合法合理,十分常見。”鄭培敏說。

每經記者 舒冬妮  

“牛散”高調起訴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並不多見,但大衆交通(600611,SH)一個月內就出現了兩次。

3月11日晚,大衆交通發佈公告稱,收到上海市徐彙區人民法院傳票,擬開庭審理原告提起的股東知情權糾紛案件。公司A股股東劉偉因不滿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相關議案,要求撤銷相關議案。

2月19日公告顯示,公司B股股東魯聖林也同樣提出訴訟,要求判令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相關議案無效。記者注意到,大衆交通員工持股計劃購買公司股份的價格爲1.50元/股,而截至3月11日收盤,大衆交通報收於3.40元/股。從盤面上看,劉偉介入大衆交通多時,其持股似乎處於浮虧狀態。 

一個月內兩位“牛散”提出訴訟

公告顯示,2021年9月,大衆交通召開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並通過了“關於《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及其摘要的議案”、“關於《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管理辦法》的議案”、“關於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全權辦理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相關事宜的議案”。

對此,劉偉提出訴訟,以股東知情權爲由,要求判令撤銷大衆交通上述員工持股計劃的相關議案。

根據Choice數據,截止到2021年9月末,劉偉持有大衆交通945.96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0.40%,爲大衆交通的第九大股東。2017年第一季度末,劉偉以819.50萬持股數(佔總股本0.35%),新進成爲大衆交通前十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不止牛散劉偉提出訴訟,2月19日,大衆交通發佈公告,另一位股東魯聖林就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提出訴訟,要求判令相關議案無效。

員工持股成本價約爲市價一半

“牛散”高調起訴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並不多見,但大衆交通兩次收到訴訟,前後相隔不過一個月,這份員工持股計劃究竟是何處惹人不滿?

記者查詢此前公告發現,截至2021年3月1日,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股份數量合計爲8797.6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約3.72%,購買價格區間爲3.41元~4.30元/股,回購均價3.67元/股,已支付的總金額爲3.23億元。

《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提到,此次員工持股計劃購買回購股份的價格爲1.50元/股,值得一提的是,wind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大衆交通股價始終超過3元/股。這意味着,員工回購公司的股份接近半價。

多年專注做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榮正諮詢董事長鄭培敏表示,在股權激勵中,打折、半價的股份價格很常見,“要不怎麼叫激勵呢?激勵就是價格便宜,但一般也會有條件,包括連續服務多少時間、業績考覈等等。大衆交通的員工持股計劃合法合理,十分常見。”鄭培敏說。

但記者也注意到,在此次公佈的員工持股計劃中,設置了個人層面的業績考覈指標,但並沒有設置公司層面的業績考覈目標。鄭培敏表示,這種情況在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中也常見,公司層面考覈不是法規強制,這是制度漏洞,但是在法規未改的情況下,大衆交通的方案依舊合法,至於是否“合理”則不好評判。

Wind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大衆交通營收分別爲35.57億元、38.02億元和26.3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02%、6.90%和-30.60%,2020年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5億元,同比下降45.4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