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15大調查|交車拖延還漲價,幾何功夫牛“難產”惹衆怒

隨着原材料漲價、芯片短缺等問題的日漸突出,又有一款小型電動車因“不交車”惹衆怒了。

“等車遙遙無期。”來自山東濟寧的幾何汽車EX3功夫牛(下稱“功夫牛”)準車主範寧等待提車已有4個多月之久,但中間並沒有得到幾何汽車官方或經銷商任何關於交車時間的說法。

幾何汽車是吉利汽車旗下純電品牌,成立於2019年4月。功夫牛在去年11月中旬正式上市,補貼後售價5.88萬~6.88萬元,其憑藉較高的性價比迅速獲得不少消費者的關注。範寧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於去年11月1日便參與了功夫牛399元定金10倍膨脹的優惠活動,等功夫牛正式上市後,範寧又在12月19日正式和經銷商簽訂了定金合同,並交了5000元的定金。

何偉來自廣東惠州,是近900人功夫牛全國車主羣的管理人之一。他和範寧一樣,是在盲訂階段付了399元膨脹金的準車主。

“我們很多人都是去年10、11月份預訂的,至今已經有4~5個月,提不到車,羣裏有些提車的還是加價提的。”何偉向記者指出。他所謂的加價多是從5.88萬元的低配車型加價1萬元升至高配,不少經銷商稱高配有現車,不用排隊。

3月1日,才上市3個半月的功夫牛官宣漲價7000元,漲至6.58萬~7.58萬元,漲價幅度在10%~12%。

“交付難”問題疊加漲價,功夫牛全國車主羣徹底炸鍋了。隨後幾何功夫牛微信維權羣成員也暴漲,截至3月10日,羣成員已經超400人。

已下定未交付也要漲價?

在3月初官宣漲價後不久,一則視頻內容讓幾何汽車功夫牛“交付難”問題進一步惡化。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該視頻中,主要是一位功夫牛準車主和吉利汽車官方客服人員在對話。其中,吉利汽車官方客服人員表示,準車主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纔不受此次漲價的影響,一是在2月28日前訂購車輛並錄入經銷商系統,二是經銷商和廠家在3月1日前進行了結算,三是在5月底前提到車。

即使是廠家不發車的原因,準車主在5月31日前無法提車,到時候也要按照漲價後的價格算。

幾何汽車這個漲價消息無疑給等車良久的準車主又“火上澆油”了。

“這是否意味着只要廠家拖到6月交車,我們就被強制加價提車了?”不少準車主在功夫牛全國車主羣裏紛紛提出質疑,有的則認爲這是廠家另一種“逼退”的方式,即讓他們主動退定。

對於上述視頻內容的真實性,不少羣員稱其也電話諮詢了吉利汽車官方客服,得到了相似的回答,即從6月起提車要漲價。也有羣裏成員指出,吉利汽車官方客服回覆並不知道此事。

3月5日,吉利汽車客服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收到的通知是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的準車主肯定是不需要漲價提車的,但是在5月31日之後提車是否需要漲價,屆時可能還會有具體的方案出來。

範寧指出,其銷售人員稱若是5月底前仍無法提車就退錢(定金)。但這對範寧而言顯然是不划算,一方面他當時選擇功夫牛就主要是看中其性價比,而且其參與的399元膨脹金活動可以抵3990元,另一方面,如今其他車企車型也都已經漲價了。

“等了那麼久,現在買什麼車都是虧。”範寧向記者表示,這也是他一直不願意退定的原因。他認爲,應該是廠家這款低配車型不賺錢,就選擇一直拖着。

合同不細化維權難

很多準車主不願意“加價”換成高配提車,認爲高配車型性價比並不算高,訴求基本都集中在廠家“儘快交車”。

範寧本想通過打官司來解決廠家不交車的問題,但他發現,其和經銷商簽署的《定金合同》上根本沒有明確標註交車時間。

不僅如此,記者還發現範寧提供的《定金合同》中連車價一欄都是空白的,更遑論合同還約定“如購方單方面違約則此定金不予退還,如賣方單方面違約則由賣方無需支付利息退還所有定金”。

範寧提供的《定金合同》

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元熹向記者表示,經銷商跟消費者簽訂《定金合同》,定金作爲擔保方式,其目的是爲了促使雙方積極履行合同義務,經銷商應該在合理期限內交付車輛,或在不能履行的情況下退還定金,消費者也有權提醒經銷商履行或退還定金。

消費者應該注意在合同中約定好車輛的詳細參數、具體交車日期、車價以及定金罰則。陳元熹稱,因爲對於並未明確約定交車日期的購車合同,僅有銷售人員關於交車時間的口頭承諾,消費者維權時舉證會比較難。

同樣,合同中有約定具體車價的,經銷商也應該按照合同車價進行交付,不得隨意漲價。陳元熹補充道,否則消費者可以持合同要求法院追究相應的違約責任。

記者通過車質網統計看到,有關幾何汽車功夫牛的投訴數量在今年2月份排到了榜單第二,總投訴數量爲66起,問題集中在“承諾不兌現”、“提不到車”上。

自3月初漲價以來,功夫牛投訴量更是大漲。車質網顯示,截至3月10日,功夫牛投訴數量爲86起,在投訴排行榜中位列第一,遠高於奇瑞瑞虎8車型的投訴量(28起)。

對於功夫牛遭到衆多車主投訴的事宜,記者從幾何汽車內部人士處獲悉,該企業最近正在討論解決方案,但還沒最終定下來。

至於“交付難”和漲價的原因,上述人士指出,有一些整個行業的原因,如缺芯少電。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因缺芯少電、原材料漲價、補貼退坡等因素,在成本端承受了不小的壓力。目前,不少車企不堪重負紛紛選擇漲價,甚至停止了部分“虧損”車型的接單,其中A0級及以下車型是“重災區”。

2月下旬,歐拉旗下兩款主力車型白貓和黑貓已經宣佈停止接單,該企業宣稱賣一輛黑貓虧損上萬,除此之外,歐拉好貓GT版價格也在3月初上調了1.2萬元。長安奔奔E-star在去年底也被曝出長時間不交車,隨後其低、中配車型也已經停止接單。

依靠下沉市場銷量猛增

過去幾年,吉利汽車在朝新能源轉型過程中一度不太順利,直至幾何汽車從去年起發力,其新能源車銷量才“嶄露頭角”。

日前,乘聯會公佈的今年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數據顯示,吉利汽車憑藉14285輛的銷量排在第四,其中幾何汽車銷量爲7705輛,相比去年同期的800輛增長863%,佔吉利汽車旗下純電動銷量63%,佔新能源總銷量的53%。

今年1月,幾何汽車單月銷量更是破萬,爲10229輛,相比去年同期的2083輛增長391%,佔吉利汽車純電動銷量的66%;新能源總銷量的57%。

今年以來,吉利汽車純電動(含換電,下同)板塊分成了三大塊,分別爲幾何汽車、極氪汽車和睿藍汽車(專攻換電)。目前,從銷量而言,幾何汽車儼然成爲了主力軍。

事實上,幾何汽車從2019年成立後沉寂了兩年,當時其定位爲中高端純電品牌,第一款車型爲幾何A,補貼後售價15萬~19萬元,不過其銷量表現卻一般。2019年全年,幾何汽車銷量爲12142輛。

2020年8月,幾何汽車旗下第二款車型——幾何C也正式上市,目前補貼後售價12.97萬~16.97萬元。不過,幾何C也沒打響市場。2020年,幾何汽車銷量反而同比下滑了15%至10328輛。

2021年8月,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重新定位了旗下幾何品牌,其指出“幾何品牌將主攻大衆化電動汽車市場,聚力打造高品價比的產品,與極氪高端品牌形成差異化合力,全面發力中國電動車市場。”

2021年4月,幾何A中期改款車型幾何A Pro正式上市,補貼後起售價下降到了11.98萬元。另外,去年11月,幾何功夫牛也正式上市,該車定位小型純電SUV,價格繼續下探,市場進一步下沉。

幾何汽車這套“打法”生效了。

2021年前6個月,幾何汽車銷量已然超過前兩年全年銷量,爲13851輛,同比增長154%,佔吉利汽車新能源總銷量的63%。雖然目前吉利汽車並未公佈幾何汽車2021年全年的銷量,但若按上述比重(佔吉利汽車新能源銷量6成左右)來計算,幾何汽車去年銷量預計超6萬輛。

依靠市場下沉,幾何汽車帶動吉利新能源板塊銷量剛有起色,但現在又因“交付難”以及“漲價”等引發衆多消費者不滿,未來其銷量能否延續大漲的態勢?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範寧、何偉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