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記者 陳美)訊,近日,國內DPU頭部企業芯啓源,獲得一筆戰略投資,超越摩爾資本與允泰資本爲投資方。

交易記錄顯示,該筆戰投超億元,資金將主要用於下一代DPU產品研發。但作爲新投資人,上海超越摩爾代表的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以下簡稱,“大基金”)。

過去幾年,“大基金”在集成電路上步速緊密,除“大基金”一期和二期以外,這一產業基金還對外投資了20多家子基金,成爲名副其實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第一人”。

新投資人,超越摩爾資本

作爲大基金的新投資人,過去超越摩爾資本不太爲人熟知。

但這一私募股權基金,在2017年就已成立,且註冊資本高達43.3億元。出資記錄顯示,在成立的當年,大基金一口氣豪擲16億元,成爲它的主要LP。截至2020年12年底,“大基金”仍保持着第一大股東的位置,持股比例高達36.9515%。

成立後,超越摩爾資本展開了一系列投資,方向均爲先進製造業、存儲和芯片等。

2022年,除戰投芯啓源以外,《科創板日報》記者看到,超越摩爾資本還戰投了電子元器件公司若名芯,和精密金屬零部件生產商先鋒半導體。此外,半導體功率器件研發商華羿微電的A輪融資中,超越摩爾資本與欣旺達,陝投基金等共同參與。

頗爲注意的是,在過往投資中,超越摩爾資本與中芯聚源、元禾璞華等基金步調較爲一致。

多個投資項目顯示,背後均有中芯聚源、元禾璞華的身影。查詢發現,中芯聚源的董事長高永崗與“大基金”有諸多交集,高永崗作爲法人和董事長的中芯國際、中芯東方、中芯京城等,均被大基金參股。同樣,元禾璞華也是“大基金”的子基金。

截至目前,超越摩爾資本公開對外的投資項目達到24筆,基金管理團隊由資深行業技術專家及知名投資專家組成。

“東數西算”下,DPU芯片成爲新星

回到芯啓源這筆戰投上,在“東數西算”的大背景下,該筆投資顯得尤其重要。

根據“東數西算”工程,國家擬在八個地區啓動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以及國家級數據中心集羣的建設。

對此,雲岫資本合夥人兼首席技術官趙佔祥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DPU作爲面向數據中心的專用處理器,是新一代重要的算力芯片,對應市場規模達千億量級。

“它能夠完成性能敏感,且通用的工作任務加速,更好地支撐CPU、GPU的上層業務。並且,DPU最大的價值是對整個數據中心架構的改變。”

在趙佔祥看來,傳統的數據中心時代以計算爲中心,CPU在中心節點;但DPU時代是以數據爲中心,DPU位於整個數據中心的中心,做流動的管理,CPU、GPU、存儲等都圍繞在它周邊。

另有投資人則認爲,新工程對算力要求的提升,使得支撐設備每秒可處理的信息數據量,需要更高性能的芯片。DPU(數據處理單元)作爲CPU、GPU之後的第三顆主力芯片,無疑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記者發現,在DPU市場中,英偉達作爲開創者,佔據較大市場份額最大。

2021財年Q3報告顯示,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收入19億美元,同比增長162%。主要原因就是A100計算平臺的強勁增長,Mellanox(高性能計算)的持續增長以及創紀錄的T4(GPU)加速卡出貨量。

反觀這家被“大基金”戰投的DPU龍頭,芯啓源在成立以來,多個產品打破了相關領域被國際巨頭壟斷的局面,贏得國內外一流客戶的訂單。這或許是“大基金”戰投的根本原因。

對外投資20多隻基金,龐大投資體系浮現

投資這家DPU頭部企業,只是“大基金”觸角觸達的一部分。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自2014年成立以來,“大基金”除了直投,自己做LP以外,還對外投資了多隻基金。

股權穿透顯示,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肇芯投資、江蘇疌泉元禾璞華、上海武嶽峯集成電路股權投資、福建省安芯產業投資基金、北京芯動能投資基金、聚源聚芯、鴻泰鴻芯等,均是“大基金”的GP,且持股比例在10%-20%之間。

這其中,聚源聚芯背後又有中芯國際參投;江蘇疌泉元禾璞華的投資方中有蘇州工業園區;北京芯動能投資基金又是上市公司京東方的主基金。

產業資本與政府引導基金的疊加,構成了“大基金”對外投資的一個分支。

除此之外,紫光集團的長江存儲、三安光電士蘭微兆易創新、華潤微電子等重磅企業,也被“大基金”收入囊中,成爲“大基金”對外延伸的觸角,畢竟產業資金更懂需求。

創道諮詢合夥人步日欣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半導體是一個規模龐大,而且鏈條極其複雜的產業,不僅大基金,社會資本也在投資。“所以,大基金聯合社會資金一起對外投資,是可行的兩條腿走路。”

步日欣認爲,大基金既做直投,又做LP,是出於幾方面考慮:一方面,可以通過出資不同風格的基金,依賴外部團隊的能力,分散風險;另一方面,也可通過母基金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半導體產業投資當中,起到示範和引導作用。

截至目前,大基金已經基本佈局了半導體產業所有環節,包括製造、封測、芯片設計,以及設備和材料等。

“根據投資標的的階段不同,投資和回報也各不相同。一些成熟期項目,以及上市公司增發項目,已經進入回報期,而通過LP投資的一些早期項目,還處於業務發展階段,距離退出尚早。”步日欣稱。

從投資成熟項目,和上市公司增發類型項目看,步日欣認爲,已呈現大基金典型的財務投資特性,確保投資的風險性可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