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俞瑤 劉謐

編輯/陶玥陽

曾幾何時,完美日記和它的母公司逸仙電商(NYSE:YSG)都是風光無限的存在。

完美日記憑藉“大牌平替”標籤以及衆多網紅站臺,迅速成長爲新一代“國貨之光”。2020年11月19日,逸仙電商成功在美上市,開盤價17.61美元/股;2021年2月,公司股價一度攀升至25.47美元/股,市值超160億美元。

然而,一年過去,這樣的好光景早已不在。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截至2022年3月11日,逸仙電商收盤價爲0.6765美元/股,公司市值僅爲4.27億美元;較去年高點蒸發超155億美元,暴跌超97%。

美妝賽道不缺號稱“物美價廉”的產品,性價比是速成的捷徑,但同樣也是消耗品牌力的毒藥。

第一部分:美妝電商第一股,網紅們的打工人

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2016年纔剛剛成立,而企業想在短時間內成長起來,就不可能把重心放在費時費力費錢的產品研發上。因此逸仙電商產品生產主要依靠代工模式,公司重心放在渠道及營銷上。

不得不說,逸仙電商確實非常懂運營。

2018年2月,完美日記成爲首批入駐小紅書的國產品牌,把自身定位爲“國貨之光”、“大牌平替”。據逸仙電商招股說明書,逸仙電商稱自己是“中國最早在所有主要社交平臺上大規模使用KOL的美容平臺之一”,與包括李佳琦、薇婭在內的近15000個不同知名度的KOL有合作。

整體來看,完美日記採用金字塔內容營銷矩陣(明星、頭部 KOL、腰尾部KOL、素人組合營銷),大面積投放種草類軟廣等營銷素材。不斷強化用戶對品牌的認知,用戶被“種草”後跳轉到電商平臺進行付費轉化。

同時,完美日記還強調私域流量運營。用戶在購買產品後,會添加“小完子”客服微信。“小完子”除了日常客服工作,還會在自己的朋友圈和視頻號上,保持每天約1條動態的發佈頻率,內容包括促銷和新品宣傳,不斷在用戶的私域流量中刷存在感,提高用戶黏性。

另外,完美日記後期還佈局明星代言人矩陣,通過流量明星打造爆品“收割”粉絲經濟;佈局跨界聯名矩陣,激活年輕羣體的嘗新心理。

總結而言,完美日記把DTC(Direct-to-Consumers;直達消費者)運營模式玩得非常明白。在渠道上縮減中間環節,以直營(線上+線下)模式爲主;在社交媒體營銷上,營銷全矩陣加強與消費者互動,對用戶進行深入綁定。

但與此同時,鋪天蓋地的宣傳也給企業帶來了鉅額營銷開支,逸仙電商也因此被戲稱爲“爲網紅打工”的公司。

逸仙電商財報顯示,公司營銷費用自2019年開始一路狂奔,從2018年的3.1億元陡增至2020年的34.1億元;2019年、2020年的營銷費用增速分別達304.85%、172.74%。

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逸仙電商營銷費用爲40.06億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17.41%,佔營收比例達68.60%。從單季度看,2021年逸仙電商對營銷的投入開始趨於理性,但營銷支出整體依然是有增無減。

第二部分:流量紅利見頂,企業陷入持續虧損

鉅額營銷砸出去了,但從收入端來看,企業卻是在賠本賺吆喝。

財報顯示,2019~2021財年,逸仙電商的營收分別爲30.3億、52.3億元、58.4億元;營收增速分別爲377.11%、72.6%、11.6%。可以看出,逸仙電商營收增速在2019年達到高峯,之後便在逐年下降。

同時,單季度來看,2021Q4企業總營收爲15.3億元人民幣,與上年同期的19.6億元人民幣相比下滑22.1%,也就是說該季度營收已經出現負增長。

另外,企業雖然在不斷燒錢做營銷,但燒錢的效率卻不如人意。

財報顯示,2021年逸仙電商營收增速爲11.60%,而營銷費用增速則爲17.41%,營收增速明顯低於營銷增速。

此外,紅星資本局也注意到,2021年天貓雙11,在銷售額排名前十的彩妝品牌裏,YSL、雅詩蘭黛、3CE等國際品牌包攬前三名,完美日記則從2020年的第一名跌到第四名。

從利潤來看,逸仙電商自上市以來一直在持續虧損。2020年淨虧損高達26.88億元,2021年虧損額有所收窄,但淨虧損依然達到15.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逸仙電商虧損收窄同樣經不起推敲。

財報顯示,企業的一般及行政費用由2020年的21.43億元下降至2021年的9.41億元,該項支出減少了12.02億元,而這主要是因爲其股權激勵費用減少了。

換言之,逸仙電商去年虧損大幅縮窄的原因,並不是因爲企業成本控制能力或管理能力增強,而是由於股權激勵的縮減。

此次財報公佈後,逸仙電商還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約爲8.67-9.39億元,預計將下跌35%-40%。

爲什麼資本市場對於逸仙電商的持續虧損如此敏感?這主要是由於消費品市場與互聯網企業有所不同,互聯網企業起初爲了搶佔市場,也會大面積燒錢補貼,比如美團、阿里、拼多多等企業都是如此,但這主要是爲了鞏固市場地位,形成後期的頭部寡頭效應。某種層面上,這些互聯網企業的燒錢戰,也被叫做是戰略性虧損。

但消費品市場有所不同,消費品市場門檻低,受衆分散,企業很難做到一家獨大,就算沒有完美日記,也有衆多的品牌前仆後繼。因此消費市場的燒錢戰是無止境的,資本更看重的還是賺錢的能力。

第三部分:出海能否自救?

在營收放緩、虧損持續的雙重困境下,逸仙電商選擇出海自救。據逸仙電商官方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已經覆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地,並登上東南亞最大跨境電商平臺Shoppee彩妝、脣妝、散粉、眼部等多個類目TOP1。

不過,品牌出海已成爲目前國內美妝企業的共同選擇,市場競爭空前激烈。據此前中國商報消息,截至2021年9月,已有完美日記、花西子、珂拉琪、卡婷等超過20個國產新銳美妝品牌正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國貨品牌出海常常要伴隨着文化的輸出,比如韓系化妝品當年在中國的走紅,與其高度綁定韓流文化,享受流量紅利是分不開的。對於中國品牌來說,貼有“東方美學”標籤的花西子,出海優勢或許更爲明顯。

除了“東方美學”特色優勢,花西子還擅長利用社交媒體和本地達人的力量開拓國外市場。如2019年底通過與日本博主“@鹿の間”達成合作引發日本網友對花西子的熱議,相關話題一度攀升日本推特熱搜榜第7位;今年開年,與Youtube上1000+萬粉絲、犀利“毒舌”的美國頂流美妝博主“J姐”Jeffree Star推送的國貨彩妝花西子測評視頻再次助推熱度。

除了對手衆多,目前美妝國貨品牌出海的目標市場也存在侷限性,主要集中在化妝習慣、流行趨勢、文化更爲契合的東南亞和日本市場。而對於進入門檻高、膚質差異大、本土競爭更爲激烈的歐美市場,目前可開拓的空間仍較爲有限。

可見,美妝國貨產品出海絕不是簡單地把國內產品搬運到海外市場,如果缺乏市場調研與產品研發能力,可能導致品牌“水土不服”,風險很大。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包括逸仙電商在內的美妝國貨產品企業,大多在國內都沒有構築堅實的品牌力,到了海外依舊走着打造爆款來完成冷啓動的老路,即便一時風光後期能否具有打持久戰的能力仍是未知數。

小結

回看逸仙電商這幾年,曾經的火熱,單純憑藉流量驅動;當消費者趨於理性後,企業卻沒能完成從流量驅動到產品驅動的轉變。品牌只有完善產品力與品牌力,才能在流量槓桿的幫助下撬動商業價值,而完美日記以及背後的逸仙電商,顯然是走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