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條”樓市新政頒佈一週後,鄭州樓市傳來了久違的熱鬧聲音。《華夏時報》記者採訪獲悉,鄭州部分二手房止跌回升,有二手房源在“19條”新政發出的當天便漲價18萬元;新房置業顧問的微信朋友圈有關“樓盤喜報”一類的動態也在逐漸增多。

中指研究院市場報告顯示,鄭州“19條”樓市新政發佈之後,各銷售案場客戶到訪量顯著提升,此舉對於恢復購房者信心、激發市場需求釋放、穩定市場預期具有較大提振作用。

有賣家“悄然”漲價

在“19條”樓市新政下發後,鄭州的二手房市場顯然改變了風向,買家着急上車,但賣家卻“悄然”漲價。

意向2022年在鄭州市購置二手房的王女士3月9日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2021年開始我關注的幾個意向房源都在降價,但就在新政發出的第二天,真的有漲價的。有一個很久沒有動態的房源竟然一天漲了18萬,真是不敢相信。”時隔多天後再次講起這件事,王女士依舊感到詫異。

而從王女士提供的圖片來看,的確有房源在3月1日“19條”樓市新政出臺當天以及3月2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幅,但也有房源的價格整體趨勢依舊是下降的。

某房產交易平臺的工作人員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新政出臺後,一位委託其出售房屋的業主致電表示暫不考慮報價低於130萬的意向購置人,而此前低於130萬的價格業主也是可以接受的。

諸葛找房數據也顯示,在“19條”新政出臺後,鄭州二手房方面有明顯起色,諮詢量明顯增多,市場價環比止跌回升,漲價房源量增加且佔比擴大,市場活躍度明顯提高。

但對比二手房市場的表現,在“19條”新政出臺後,新房市場略顯冷清。諸葛找房數據顯示,鄭州新政出臺第一週(2月28-3月6日),整體新房市場受政策影響尚不明顯,開發商推售熱度不高,去化情況也不理想,2個項目加推整體去化約19%。

中指研究院河南分院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19條”新政出臺後,新政策對購房者而言創造了明顯的置業利好,對於新房銷售也有明顯的刺激作用,最近鄭州很多樓盤的來訪量明顯增多,但是成交量的提升幅度仍未達到預期水平,但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市場信心在新政刺激下正在加速恢復,預計今年鄭州小陽春追趕往年是存在一定壓力的。

不過,記者在瀏覽多個鄭州本地新盤置業人員的微信朋友圈時也發現,新政出臺後,不少置業顧問有關“銷售喜報”“樓盤熱榜”“售樓處火熱”等內容的動態明顯增多。

多家銀行下調房貸利率

在新政燃起市場熱情的同時,多家銀行也緊跟政策步調對房貸利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調。《華夏時報》梳理現有信息後發現,當前已有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鄭州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下調了房貸利率。

王女士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前幾天跟中介聊天時還勸我快‘上車’辦貸款,說某家商業銀行的利率從5.3%降到了4.9%。”

但與此同時,記者通過調查也發現,即便是在購房政策放開、房貸利率下調的情況下,部分購房人依舊持謹慎觀望態度。王女士向記者坦言,雖然比較着急買房,但2021年下半年到現在的市場變動,讓人確實有點摸不着頭腦。“關注的好幾個降價房源又開始漲價了,誰知道後面又會是怎麼樣呢。”

在上海工作,打算在家鄉鄭州購置新房的俞子淳(化名)也向記者表示其有些動搖。據俞子淳介紹,其並不太瞭解鄭州具體的樓市情況,只是聽說房價有些降了有些又在漲,“工作忙起來實在沒時間研究,但確實會讓我有些頭疼,尤其是第一次買房,實在不知道什麼時候入手合適,都是家人或者銷售給的意見。”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梁楠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鄭州19條措施的發佈,如限購政策鬆動降低了購房門檻,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個人按揭貸款投放、降利率等,給予購房者一定利好,對市場情緒的改善有積極作用,但由於政策效應傳導至交易市場具有一定的時滯性,短期內市場會有所回暖,但幅度不會太大。

而此前多名業內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雖然需求端以及供給端的政策基本面有所變化,但市場的觀望情緒依舊會蔓延一段時間。

“19條”後,鄭州再放“大招”

值得關注的是,在“19條”樓市新政推出後,鄭州依舊在陸續釋放“大招”。

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羣體的住房困難問題,面向社會供應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原則上不設戶籍和收入限制。

3月8日,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積極推進大棚戶區改造項目貨幣化安置工作的實施意見》,表示爲進一步完善、優化大棚戶區改造安置政策,滿足羣衆多元化安置需求,將結合安置房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集中利用3年時間,大力推進貨幣化安置,確保2024年羣衆回遷安置全部完成。

中指研究院河南分院向《華夏時報》記者講道,“19條”新政從需求側釋放了諸多購房利好,包括利率、認購標準、限購政策等,對於置業羣體而言創造了較好的置業窗口期。去年鄭州樓市下行明顯,在今年一系列政策的促進下,樓市在短期是具有修復空間的。而19條新政有利於房企銷售回款,同時剛剛出臺的鄭州棚改新政,重提貨幣化安置,增量市場也進一步打開,對於房企的新房去化具有拉動作用。

梁楠向記者提示道,鄭州房地產市場動作不斷,各項舉措的出臺對樓市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目前購房者還是更趨於理性,不會因爲價格下跌、政策放寬等盲目入市,所以短期內政策對市場的作用不會太明顯,而隨着樓市扶持政策逐漸發酵,預計後續市場將有一定回暖。

而談到鄭州本土房企在新環境下的發展方向,梁楠建議道,“去年鄭州本土房企受政策面收緊、疫情及洪水等影響,企業流動性壓力較大,隨着當前金融層面適度鬆動,對房企的流動性有一定的紓解作用,同時對項目去化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房企應緊抓當前時機,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確保按期交付,同時強化銷售力度加速資金回籠。另外,減少非必要的投資動作,保障現金流的充裕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