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情緒消化 小麥價格回落

市場情緒推動CBOT美麥期貨價格在3月8日當週觸及歷史新高1363.5美分,較上週五收盤價漲幅超12%。而值得關注的是,在USDA報告公佈前夕,農產品多頭開始採取獲利平倉操作,後續隨着USDA3月供需報告的發佈,預期轉向全球小麥庫存水平的進一步上升,進而影響美麥期貨價格出現大幅回撤,也間接反映了因黑海港口關閉帶來的風險溢價水平。從小麥與玉米的歷史價差走勢來看,當前的小麥價格的風險溢價水平處於絕對高位,市場對於供應形勢的擔憂要遠遠超過玉米。

3月9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軟冬紅小麥價格再度遭遇了由於多頭平倉帶來的跌停行情,其中5月和7月期約相繼跌停。但這一大幅回撤的行情則不單純表現在小麥市場中,還涉及了包括原油黃金、貴金屬等在內的商品。這或許意味着,此前的地緣風險衝突給小麥市場帶來的更多是風險溢價,投機屬性明顯增強,使其盤中積累了大量多頭頭寸,但這些持倉最終可能並不會轉變爲真實買家。

地緣問題仍是核心 USDA報告跟隨調整

同時,地緣風險問題引發農產品期貨價格持續走高並改變了短期內的農產品貿易格局,這也使得3月9日的一份通常而言應該延續前月供需格局的USDA3月報告對市場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報告指出,全球小麥庫存總水平將繼續增大,這一格局使當日連續漲停的美麥市場迅速轉向下跌。不過與其將市場下跌理解爲報告影響,不如認爲是資本多頭的借勢減倉的獲利了結行爲。面對最大小麥進口國埃及宣佈其庫存儲備小麥能夠維持4個月的消息,以及印度、澳洲小麥出口貿易訂單大增的局面,小麥市場又再度面臨着無法確定的風險。

此前黑海、亞速海海域的農產品貿易相繼中斷,引發了國際糧食貿易商對後市供應的擔憂,作爲重要的歐盟農產品來源,地中海沿岸國家的穀物進口需求短期需要尋找新的糧食來源渠道。而澳大利亞和印度將有望填補黑海小麥出口中斷的大部分缺口,就在美國農業部發布的3月份供需報告中,其上調了本年度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出口水平。

關注國際農產品貿易格局的轉向

而隨着地緣風險事件的持續,國際農產品貿易關注點從黑海轉向南亞及北美地區或將成爲必然。糧食安全以及食品通脹壓力成爲各國相繼出臺限制出口措施的重要考量,這其中不僅有俄羅斯及烏克蘭,其他還包括地中海沿岸土耳其、匈牙利、保加利亞以及南美阿根廷、東南亞印尼等國家均在重要的穀物、油料產品出口政策上加以限制甚至禁止。

早在地緣問題衝突形成之前,主要糧食供需格局相較3月水平並未出現超預期變化,但對市場價格的影響程度則呈明顯不同。一方面源於突發因素對市場情緒的推高回落存在消息預期差,而另一方則源於國際糧食貿易格局即將發生的階段性變化。預計今年二季度國際農產品市場將轉向對美洲市場出口貿易的關注以及新作生產形勢的變化。

卓創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