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繼幫幫保險、安潤國際保險經紀後,又一家保險中介公司因違規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被罰。3月14日,甜橙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甜橙保險”)違反規定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等原因,“喫下”罰單。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這三家先後被處罰的保險中介公司,背後涉及的是58同城、悟空保和翼支付三個互聯網平臺。那麼,爲何保險中介公司違規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的行爲一再出現?如此行爲又存在哪些隱患呢?

禍起互聯網保險業務

3月14日,據陝西銀保監局披露,甜橙保險因與非法從事保險中介業務的機構發生保險代理業務往來、違反規定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被責令改正,予以警告,並處3.5萬元罰款,甜橙保險時任法定代表人倪小波被警告並處1.2萬元罰款。

甜橙保險官網信息顯示,甜橙保險是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翼支付”)旗下全資子公司。翼支付則是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唯一的互聯網金融科技平臺公司,目前已經逐漸佈局了支付牌照、保險代理牌照、企業徵信牌照、融資租賃牌照等。

無獨有偶,近日陝西銀保監局也因類似問題處罰了安潤國際保險經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潤國際保險經紀”)和幫幫保險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幫幫保險銷售”)。

具體來看,3月8日,幫幫保險銷售因違反規定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被罰款2萬元,其法定代表人熊閒被警告並罰款5000元。安潤國際保險經紀因未按規定開展互聯網保險經紀業務被罰款1萬元,相關責任人莊麗被警告並罰款3000元。

官網信息顯示,安潤國際保險經紀的唯一股東是北京悟空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天眼查平臺顯示,幫幫保險銷售的最終受益人是58同城CEO姚勁波。

北京商報記者就相關問題欲採訪甜橙保險,但該公司聯繫電話始終無法接通。

或暗藏銷售誤導、理賠糾紛等隱患

緣何三家保險中介公司接連被罰?

一位互聯網保險行業資深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些機構被罰,可能是緣於其持有或拿到了保險牌照,便同母公司或兄弟公司等關聯方進行業務合作,希望利用關聯方平臺場景流量大和獲客成本低等優勢進行引流,在關聯方的平臺上進行產品銷售、出單。但根據相關規定,開展保險業務必須持牌經營,關聯方平臺沒有獲得保險經營許可,保險中介公司在這些無照平臺上銷售產品也就違反了相關規定。

資深精算師徐昱琛也表示,涉及保險業務的保險中介平臺必須自身持有相關牌照、獲得經營許可。徐昱琛舉例分析稱,這可以理解爲,A集團旗下保險中介持有相關經營許可證,但是A集團旗下的其他平臺並不能直接從事互聯網保險業務。

保險中介公司同沒有資質的第三方平臺進行合作,違規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存在哪些隱患和問題?某保險中介公司副總經理表示,保險條款、保險專業術語的專業性使普通消費者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難。所以,持牌經營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會根據監管要求,在產品展示環節、公司官網,規範地展示產品條款、披露公司信息。如果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平臺不接受銀保監會監管,僅是以引流、獲客、出單爲目的在平臺上銷售產品,容易出現產品介紹不規範、銷售誤導、引誘消費者投保、欺騙消費者等問題。在理賠環節,也容易出現銷售平臺、保險中介公司、承保保險公司“踢皮球”推諉責任的情況。

監管多次出手“矯正”

事實上,爲了杜絕上述隱患,監管部門已祭出組合拳,不僅開出罰單威懾,也立下規矩制度。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自2021年2月1日起實施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明確規定,互聯網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保險機構分支機構以及與保險機構具有股權、人員等關聯關係的非保險機構設立的網絡平臺,不屬於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自營網絡平臺。

同年5月,在《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培訓會議上,銀保監會再次強調,一些互聯網平臺利用其場景和客戶流量優勢,在其主營業務流程中嵌入保險產品銷售,在未取得業務許可的情況下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存在非法經營的風險。“機構持牌、人員持證”是互聯網保險業務的監管思路。

此外,對於第三方平臺從事保險中介業務,銀保監會曾發佈《2019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及要重點整治禁止第三方平臺非法從事保險中介業務,包括保險機構合作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及其從業人員的經營活動是否僅限於保險產品展示說明、網頁鏈接等銷售輔助服務,是否非法從事保險銷售、承保、理賠、退保等保險業務環節。

“監管部門進行行政處罰,目的就在於警醒相關平臺,要持牌合規經營,因爲這是底線。”上述保險中介公司副總經理補充表示。

對於一再“觸紅線”違規的機構,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對症下藥?徐昱琛認爲,一方面,應重視經營平臺合規意識的宣傳教育,積極引導其合規、持牌經營;另一方面,對於屢禁不絕的違規行爲,監管部門和執法部門應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