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3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可能還是因爲思想麻痹、放鬆警惕。”在今天下午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峯在分析近期多所校園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時說,“特別是在較長時間疫情非常平穩的情況下,如何能保持警覺,把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這可能是檢驗我們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3月1日至14日,我國本土疫情累計報告感染者已經超過1.5萬例,波及28個省(區、市)。其中,吉林省的疫情較爲嚴重,並波及到當地校園,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出現聚集性疫情。截至3月11日,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共轉運學生6556人,該校黨委書記張立峯已被免職。

此外,其他地區的疫情也波及到了校園。上海交通大學出現了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北京的兩所小學也有學生被感染,江蘇大學進行了封閉式管理。

在談及校園防控疫情的難點時,王登峯說:“學校特別是高校人員規模比較大,相對來講疫情防控的資源較爲不足。特別是在突發疫情的情況下,高校動輒幾萬學生,要找到合適(數量)的隔離點是最大的問題。”

王登峯表示,最近幾次發生在高校的疫情,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沒有第一時間儘快啓動應急預案,特別是對應隔離的要快速隔離,這是教育系統特別是高校應對疫情時面臨的突出問題。

此外,中小學生每天要進出校園,即使寄宿的高校學生也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進出校園。王登峯坦言,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嚴格落實校門管控措施,既涉及到校內後勤服務保障和各方面制度的落實,同時也涉及到如何和社會、社區更加密切地配合,這方面存在一些具體困難。

另外一個實際問題是,中小學生每天要跟家庭成員密切接觸,家庭成員的行動軌跡和他們的健康狀況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王登峯說,這方面還沒有形成特別有效的、能夠完全實現管控的制度。同時,學生校外活動的範圍也難以有效及時掌握。

王登峯說,在校園一些密閉場所中,落實疫情防控中需要減少聚集的要求有難度。比如“一米線”,在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場所落實起來有一定難度。

目前,有十幾個省份出現師生感染情況。王登峯表示,對於出現師生感染的地區一定要嚴格落實“轉運、治療、救治、隔離”,和相關的社會各方面工作,包括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人文關懷、心理輔導等。

對目前沒有出現疫情的地方,王登峯特別強調,一定要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