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3月16日,路透社援引兩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印度將在未來幾周推出雄心勃勃的舉措,試圖將該國打造成主要的高品質小麥出口國。

印度是全球僅次於中國的小麥生產國,他們一直希望能夠在國際小麥價格大幅上漲之際,充分利用國內庫存,尋求小麥出口。

俄烏衝突對印度而言是一次良機,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烏克蘭同樣也是名列前茅的小麥出口國。兩國合計佔全球小麥供應的14%,有50個國家依賴從俄羅斯和烏克蘭進口的小麥以保障本國30%或以上的小麥供應。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俄羅斯和烏克蘭2022年小麥和玉米的出口總量將減少2500萬噸。

爲爭搶衝突創造的缺口,印度政府打算在未來兩週左右的時間裏採取包括利用實驗室對出口小麥質量進行檢測、爲出口小麥提供額外的鐵路運力、讓港口部門優先發展小麥出口在內的措施。消息人士預計,新的措施可以讓印度的小麥出口在本月末的收穫季開始後達到1000萬噸的水平。

路透社指出,在連續5年的豐收之後,印度小麥在國內庫存上大量過剩,但由於物流瓶頸和質量問題,印度小麥一直難以在世界市場上打開銷路。這次爲抓住時機促進出口,印度各部委、邦政府、港口和鐵路部門、出口促進機構和大型出口公司進行了廣泛磋商。消息人士稱,印度希望以此向全球買家表明,印度可以提供穩定的高蛋白小麥供應。

截至目前,印度政府已經成立了213家政府批准的實驗室來檢測出口小麥的質量,並要求國營的印度標準局監督質量。港口也正在擴建更多的倉儲空間,以確保運輸小麥的主力——火車能夠在貨物週轉上做得更快。消息人士稱,印度主要通過西海岸的兩個港口出口小麥,但該國很快就能使用其他港口,特別是東部的港口來出口小麥。

報道指出,莫迪政府之所以熱衷於幫助農民和貿易商出口高質量的穀物,除了一方面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還可以減少政府爲支持農民而採購的小麥數量。據路透社此前報道,由於印度政府向農民保證的收購價格每年都在增加,使得印度小麥的價格高於世界價格,國內小麥缺乏出口的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