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點名的翡翠直播間被網友留言“正曝光你家”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孔月昕 閆俊文

來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3·15”晚會當晚,直播行業成爲首個被曝光的行業,“女主播背後祕密”揭露了男運營冒充女主播專騙粉絲大哥的亂象。

由此牽出了幕後操縱者哈爾濱聚享互娛傳媒公司、遼寧華億播商貿有限公司、瀋陽億泰傳媒有限公司,後者的老闆更是直言:“喫大哥喝大哥,喫完大哥罵大哥。”

而這也將東北直播產業再一次送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相關從業人員表示,現在留在東北做網紅經濟的,一半是寫腳本拍視頻做短視頻達人;另一半還維持着秀場直播的“老樣子”,公司招幾個男孩女孩做娛樂直播,陪大哥聊天。

曝光後隨之而來的整改動作也非常迅速。據央視財經報道,3月15日當晚,黑龍江省公安廳就連夜對涉案公司“華億播商貿有限公司”涉案人員進行抓捕,同時在全省開展專項行動。

截至3月16日6時許,包括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運營負責人在內的1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對以直播約會見面爲誘餌,騙取被害人錢財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此外,警方早在3月4日,就已將聚享互娛文化傳媒公司涉詐犯罪嫌疑人抓獲。

在專業人士看來,這種打着擦邊球的直播行爲被曝光嚴查,相當於這一灰色收益地帶已被明確定性爲違法行爲。

這也意味着原來的東北秀場直播模式,大部分會陷入難以爲繼的狀態。自疫情後,直播電商飛速發展,秀場的直播模式逐漸開始“沒落”,並逐漸被帶貨形式取代。但沒有成熟供應鏈、交通較爲閉塞、物流遠不如南方方便低價的東北直播產業,也開始走了下坡路。

隨之而來的,是東北本地網紅的大量南下出走。哈爾濱的美食探店達人@小亮哥告訴燃財經,“很多哈爾濱達人都去北京或者三亞等南方城市發展了,那邊的氣候、經濟條件都相對較好,而且疫情後三亞是受到影響較小的城市,餐飲文旅行業受影響較小,更方便達人外出拍攝準備素材。包括我們今年冬天也有去三亞做‘副業’的打算。”

不僅網紅留不住,在東北的MCN也大量“關門”或“南遷”。小葫蘆2019年MCN機構價值白皮書、艾媒網2020中國MCN機構創新勢力排行榜,以及互聯網週刊2021 MCN機構TOP100排行榜顯示,150餘家上榜機構中,僅有兩家來自東三省且仍在經營狀態。

近幾年,爲了發展網紅經濟,提振東北經濟,黑吉遼三省都分別發佈過利好當地網紅經濟發展的政策,但從目前來看,短期內依舊難以取得成效。

在直播行業從業人員看來,大部分入行的東北人會急功近利地追求“暴利”,比如開MCN公司想壓榨達人獲取最大利潤;做供應鏈的想憑藉MCN或達人實現利潤最大化;主播或者達人也只考慮自己的收益,不講契約精神、坐地起價的也不少見……每個人都不懂得去追求雙贏或者多贏的長遠目標。“現在大環境也不好,大家都不懂得報團取暖。”

瘋狂內卷的情況下,不得不前往南方東北達人主播,也在重複着逐漸失去話語權,不得不遵守他人制定的遊戲規則的“打工人”命運。

互聯網到處是“老鐵”

自從直播這一行業出現以來,東北人就開始活躍在各大直播平臺。

早期的直播,以秀場直播爲主,重點在於才藝表演,而東北主播不僅有着天然的“幽默基因”,而且還手握“一人我飲酒醉,醉把佳人成雙對”等東北喊麥文化這一“大殺器”。在這一時期,東北網紅成功脫穎而出。

據《花椒直播年度直播大數據》顯示,在被譽爲“直播元年”的2016年,全國主播數量最多的五個省份分別是遼寧(15.54%)、黑龍江(11.11%)、江蘇(12.45)、北京(8.27%)和山東(6.42%)。

同年,騰訊科技發佈的直播行業報告顯示,直播平臺粉絲量排名前20位的主播中,東北籍約佔半數甚至更多。站在風口之上的東北主播,賺得盆滿鉢滿。

其中,東北直播秀場走出的最成功案例莫過於劉宇寧。2015年,他以摩登兄弟樂隊主唱身份入駐YY直播平臺。走紅後,劉宇寧成功打入演藝圈,唱歌、演戲、上綜藝三不誤。

隨着網絡直播政策的日漸趨嚴,靠着秀場直播起家的東北主播們迎來了新的生存挑戰。東北“喊麥之王”MC天佑、社會搖“鼻祖”牌牌琦都因違規直播被全網封殺,東北直播行業也迎來了一波重新洗牌。

2018年,主打豎屏短視頻的抖音、快手等平臺迅速興起,東北網紅們又發現了紅人經濟發展新機遇——短視頻內容創作者。大批東北短視頻博主靠着借鑑東北喜劇、小品、二人轉的技巧風格,圈粉無數,再度“霸佔”了短視頻達人界的半壁江山。

《2019抖音數據報告》顯示,在創作者視頻平均播放量排行榜上,北京來源地的創作者人數位居榜首,而東三省黑龍江、吉林、遼寧均上榜前5名。

而充斥的“老鐵”文化的快手上,東北的創作者羣體數量更是非常可觀。2020年底,快手商業化發佈的平臺創作者數據顯示,快手的東北用戶達1.08億人,而來自東北的創作者總數超過4600萬人。

不少頭部達人依舊來自東北,抖音上,搞笑博主李雪琴、顏值博主費啓鳴等人均爲東北人,在入行不久後迅速躥升爲頭部網紅,還藉機進入了娛樂圈。

短視頻及直播經濟的迅猛發展,讓越來越多東北人對做網紅“躍躍欲試”。“大家都覺得自己能行,想要自己乾點啥試一試。”這種情況在2021年下半年抖音開闢本地生活服務後,在發現達人探店可以賺取佣金、發展到頂程度後還可以視頻帶貨,很多人都想加入探店行業。哈爾濱探店一時間蔚然成風,甚至傳出了“1000萬哈爾濱人,900萬在探店”的誇張說法。

對此,@小亮哥表示,哈爾濱真正能堅持下來做探店的達人可能也就幾百個,探店之外,其他內容領域的達人有很多,比如他們團隊的矩陣號就有做文旅相關內容的。同屬於美食探店達人團隊的@哈爾濱美食達人Christina 娜娜,也表示自己旗下的矩陣號還涉及到旅遊、房產、汽車、美妝。

“不過探店的門檻確實相對較低,願意進場嘗試的人也更多一些。”@小亮哥表示。

@哈爾濱美食達人Christina 娜娜告訴燃財經:“做探店達人成功的前提,要在短視頻創作時保證內容質量,不間斷的進行創新,同時也要積極倡導社會正能量。此外最重要的是能夠長年累月的堅持更新做下去,我們從2016年創建團隊至今,靠的就是不斷堅持、樹立長遠目標和時刻洞察市場發展。但很多人因爲無法做到堅持,看不到成績就放棄,自然不能成功。”

而這也加速了哈爾濱探店達人的內卷。由於短視頻的變現遠比直播來得慢,原本想長遠發展的“師徒制的傳承”很快就“走歪了”。@小亮哥表示,有的人就會用自己的大號收錢培養“徒弟”,藉以構建矩陣號、以及專門的“排雷號”,徒弟們會去各個店“排雷”收保護費,不給錢的店家就會被差評,付費的店家則會收到正面誇讚引流等等。

東北主播南下闖關

東北主播依靠其幽默、風趣在互聯網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但他們不是規則的制定者,而必須遵守規則。

在快手直播發展的初期,大批YY東北主播比如MC天佑等跳到快手,掀開了快手直播狂飆突進的大幕。

據快手招股書,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快手直播平均每月付費用戶達6400萬,直播每月付費用戶平均收入達45.2元。2020年截至6月30日,快手直播收入達173.49億元。

東北也成了快手的用戶大本營,“老鐵”成爲了快手社區用戶的代名詞,在快手所謂的“六大家族”裏,家族主播如辛巴、二驢、張二嫂、牌牌琦、方丈都是東北主播,只有一個散打家族中的“散打哥”是廣東人。

但捧起快手直播的頭部主播,很快就成爲了平臺的打擊對象。從2020年開始,快手對頭部主播尤其是東北家族化的主播進行整治,抑制他們的過度膨脹,治理平臺內容生態,推行“去家族化”。

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快手在快速推進電商戰略時,一開始特別倚重這些頭部主播,比如辛巴或者二驢。辛巴是快手平臺電商銷售額記錄的創造者,比肩李佳琦、薇婭。二驢在快手復出後,也曾在2021年以主播身份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一起帶貨。

但這些秀場頭部主播自己賣貨時,將他們在秀場所用到的那套“誇張”、“自娛”、“貶損別人”搬到了商業世界,在創造巨大銷售額時,先後陷入了假貨風波,帶給平臺商譽不可估量的損耗。

從現在看,“去家族化”政策成效明顯,辛巴依舊在,但已經不是那個肆意挑戰平臺規則的頭部主播。二驢經歷了“假朵唯手機”事件之後,幾乎再也沒有帶過貨。牌牌琦已經被徹底封殺。

2022年,快手推出了“百大主播榜單”,根據燃財經不完全統計,只有辛巴家族旗下的時大漂亮與張二嫂等入選,剩下大部分都是新崛起的腰部主播。地域分佈也不集中在東北,而是全國各地,淡化地域色彩,力求平衡。

東北主播隨着平臺遷移,不斷被平臺規則重塑、打亂。有人消失,有人沉溺,有人低調地保持存在。

2019年,直播電商大火,“薇婭的女人”與李佳琦“所有的女生”成爲流行詞,相較之下,“家人們”、“榜一大哥”迅速被淹沒在賣貨聲中,“大哥們”打賞的熱情被女人們瘋狂購物所掩蓋。

楊洪宇是瀋陽一家專注做供應鏈的創業者。2016年,他在瀋陽創立了一家貿易公司,除了做批發採購等傳統業務外,還專注爲合作廠家做自媒體、社羣、直播等新媒體業務。而客戶主要來自北上廣深和江浙一帶。

“在東北做供應鏈生意太難了。”楊洪宇說。一是東北本地貨物品類少,主要集中在特產類,這類商品侷限性很大。二是供應鏈對接的下游渠道,成熟模式都在北上廣深杭等地區,比如自媒體、社羣與直播平臺。

東北地區的主播隨即開始了大批南下,去杭州、廣州等地尋找供應鏈,以尋求更低的價格與更好的商品。

堅定做電商的辛巴在廣州做了辛選,拉開了東北主播南下的序幕。他們或介入供應鏈,給家族主播供貨;也有些人創建或者簽約MCN機構,轉型做帶貨達人。

一位北京服務京東與天貓直播的MCN從業者說,他所在的10個人直播團隊,大概有6個人來自東北。東北主播有經驗,幽默、懂得活躍氣氛,但容易將“秀場經驗”帶入直播間,出現“第一”、“最好”、“性能最佳”等詞,需要進行嚴格培訓。

東北網紅達人的另一條路

當然,並不是所有網紅達人都離開了東北,還有人選擇了秀場直播、直播電商之外的路,那就是深耕精緻內容,比如新近崛起的張同學,以及網絡達人“老四的快樂生活”等。

在2021年下半年迅速躥紅的張同學目前在抖音擁有1920萬粉絲,巨量星圖平臺顯示,張同學賬號的官方報價爲30萬元每條,目前,張同學已經與網商銀行、OPPO、銀聯三個品牌有了合作。

張同學的視頻內容很簡單,他的抖音認證是“鄉村守護人”,主要是展現農村生活的家長裏短,環境面貌,其中運用了獨特的剪輯和配樂,基本兩三天一更。

聲名鵲起的張同學並未如一般網紅的路徑發展。張同學未與任何MCN機構簽約,儘管有機構開出了500萬元、1000萬元甚至2000萬元的簽約價。張同學在直播時說,“爲了生活接了些廣告,屬於正常,我不跑偏就行了。”並說,暫時不帶貨。

老四因爲拍攝“老四的快樂生活”而走紅,在他的段子視頻裏,比如《東北愛情故事》系列,他是老四,也是老姑父,也是妻子,也是岳父等等,塑造了別具一格的人物形象,真實還原生活,並創造出了“我提一杯”這樣的流行梗。

2019年,老四因參演《野狼disco》MV男主角再次火出圈,2020年,他去了《脫口秀大會》,據燃財經觀察,他沒有帶過貨,更沒有在直播間裏薅“家人”刷禮物。

越來越多的東北網紅達人意識到,譁衆取寵式的內容生命力並不長久,他們需要做到更專業。

比如從北京回到哈爾濱的探店達人@小亮哥 就說,爲什麼現在一直在做美食,是因爲從第一條作品一直看到現在,剪輯的手法全在變,他們開始在內容上下功夫。

“我們也在優化更新剪輯的手法,不斷地在做後期更新,包括達人的鏡頭感,不斷的嘗試突破自己,每一次拍都要總結上一次怎麼能下次拍得更好,會將時間拉長,就挺認真在做這件事。”

從這方面說,繼續留在東北的網紅達人仍然有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