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作者: 應依汝

此次金融委會議可謂一顆“定心丸”,撥開當前複雜形勢的迷霧。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三大報集體刊文,表示此次會議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政策,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可期。

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強調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職責,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要及時回應,保持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長期態勢,共同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

此番表態爲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16日午後,A股港股雙雙走強。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3.48%,深證成指上漲4.02%,創業板指上漲5.20%。恒生指數上漲9.08%,恒生科技指數上漲22.19%。美股開盤,多隻中概股更是大漲逾40%,近期市場的低迷情緒一掃而空。

金融委會議召開後,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三大報集體刊文,表示此次會議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政策,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可期。

上海證券報: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政策 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上海證券報發佈《劉鶴主持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 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政策 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總結此次金融委會議要點:

凡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國務院金融委將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加大協調和溝通力度,必要時進行問責。

金融機構必須從大局出發,堅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歡迎長期機構投資者增加持股比例。

各方面必須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重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保持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長期態勢,共同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

證券時報:金融委釋放積極信號 政策春風“吹暖”市場預期

證券時報發佈《金融委釋放積極信號 政策春風“吹暖”市場預期》表示,信心比黃金更珍貴,“穩預期”正逐漸成爲穩定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此次金融委會議的召開表明了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長期態勢無虞,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可期。

此次金融委會議可謂一顆“定心丸”,撥開當前複雜形勢的迷霧,指明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對於宏觀經濟的運行,要求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職責,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此番對房地產行業、中概股、海外上市等市場關切的焦點問題予以一一回應,表明了監管層的溝通態度,也穩定了未來的政策預期。而對於市場較爲擔憂的平臺經濟治理問題,則提出堅持可預期的監管,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

市場預期改善不僅在於會議對當前問題的分析,更對未來的應對釋放出清晰、明確的信號:凡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等。會議召開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迅速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紛紛表態穩定預期,提振信心,保持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此番政策春風拂面,市場預期回暖。相信在更加規範、透明、可預期的監管與穩定一致的政策預期護航下,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長期態勢無虞,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可期。

中國證券報:釋放強烈穩預期穩市場信號 政策料陸續出臺

中國證券報發佈《釋放強烈穩預期穩市場信號 政策料陸續出臺》援引專家觀點表示,此次國務院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專題研究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十分及時、十分重要。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專題會議以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重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用“兩個保持”“五個堅持”,旗幟鮮明地表達了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態度,體現了對於穩定資本市場運行的重視,釋放了強烈穩預期穩市場的信號。

具有很強針對性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專題會議傳遞出“三穩”的信號,即穩定宏觀經濟、穩定金融市場、穩定資本市場的明確信號,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保持經濟金融大局穩定。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專題會議的召開有利於釐清當前金融市場上存在的一些模糊認識,平復資本市場快速抬頭的悲觀情緒,也有利於市場主體進一步理解政策導向並改善預期。

保銀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專題會議直擊市場痛點。針對當前資本市場最關心的一系列問題,專題會議作出充分回應。

進一步夯實市場“政策底”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後成:專題會議指出,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在短期經濟運行面臨新的下行壓力情況下,這預示着,後續政策穩增長力度不會弱。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專題會議要求貨幣政策“主動應對”,特別強調“一季度”這個時間窗口,可能意味着後續有降息降準等舉措出臺。專題會議強調,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這表明,擴大信貸投放仍是當前主要任務。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專題會議提出穩妥推進並儘快完成大型平臺公司整改工作,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這正面回應了市場對平臺經濟治理的關切,有利於穩定企業和投資者的政策預期。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此舉也讓境外機構投資者喫下‘定心丸’,有助於穩定預期、提振信心。

鼓舞投資者信心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風險偏好持續下降是近年來A股市場表現偏弱的主因,而非上市公司業績不佳。在此背景下,提振預期和信心就顯得十分重要。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啓堯:未來一個月市場將迎來階段性修復窗口。首先,相關地緣政治衝突演繹至今,各方態度和制裁舉措已基本明朗,形成進一步超預期衝擊的可能性減小。其次,我國1至2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好於預期,顯示前期穩增長措施已在逐步顯效。同時,寬貨幣和寬信用有關政策有望不斷加碼。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覃漢:隨着權益市場預期企穩,固收和基金贖回壓力會顯著減輕。在底層邏輯與微觀交易形成共振後,對債市最有利的狀態將形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