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天(17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三年來,學校思政課建設的主要進展和成效。

49歲以下專職思政課教師佔比近八成

截至2021年底,高校思政課專兼職教師超過12.7萬人,較2012年增加7.4萬人,比2018年增加5萬多人,隊伍配備總體達到師生比1∶350的要求。專職思政課教師年輕化成爲隊伍發展新態勢,49歲以下教師佔77.7%,具有高級職稱的佔35%。

設立思政課研究專項,3年支持經費近3億元

加快構建全方位體系化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組織41個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研修(學)基地、32個“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開展常態化培訓研修,每年培訓教師近6000人。一體化推進青年馬克思主義人才培養,2019年起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列入“國家關鍵領域緊缺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招生計劃”,目前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業本碩博在校生達6.2萬人。各地陸續落實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津貼。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繁榮計劃”設立思政課研究專項,3年累計立項近1000項,支持經費近3億元。

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增至104個

思政課建設成爲學校黨的建設工作考覈、辦學質量和學科建設重要評估標準。

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由2012年的100餘家發展到2021年的1440餘家,中宣部、教育部重點建設37家全國重點馬院,教育部支持建設200餘個優秀教學科研團隊。2016年至2021年,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由39個增至104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由129個增至279個,學位點數量位居各學科前列。

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技術廣泛運用,形成網上“思政大課”新樣態

升級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建成教指委專家值班答疑、聽課記錄、教師研修管理等7個子平臺,累計訪問量500萬人次。製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課件,點擊下載量已累計近3000萬次。建設網絡集體備課平臺、教師培訓研修系統、大學生自主學習“青梨派”等爲一體的全國高校思政課教研系統。創設“週末理論大講堂”,累計舉辦76期,收看量超過280萬次。與中央網信辦共同打造“雲上大思政課”主題宣傳活動。三年來,以“抗疫”“四史”“奧運會”爲主題,開展多期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觀看量超過1.5億次。直播、短視頻、H5等新媒體技術被廣泛運用於思政課堂,形成了網上“思政大課”新樣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