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劇烈波動過後,資本市場再次迎來官方旗幟鮮明的力挺。

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會議強調,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職責,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要及時回應。

會議指出,凡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國務院金融委將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加大協調和溝通力度,必要時進行問責。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會議的相關表述,將防止因政策的變化導致A股市場波動過大,爲A股市場的穩健發展奠定基礎。

具體而言,陳靂分析,一方面,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將保持穩定性與延續性,根據經濟環境進行一致性的協同調整,在實現對經濟週期波動調節的同時,防止因政策的變化導致A股市場波動過大。

“另一方面,通過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在保障實體經濟穩健運行的同時,促進我國產業鏈創新升級,爲A股市場的穩健發展奠定基礎。”陳靂說。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在報告中分析稱,本次金融委專題會議,即是一次直面焦點、對症下藥的會議,也是凸顯資本市場重要性的會議。尤其是新增“必要時進行問責”等內容。

華西證券首席策略李立峯在報告中指出,會議已確認市場的“政策底”,且在三方面超出預期。

“一方面,本次會議主體級別高,是由國務院金融委牽頭。另一方面,會議討論了當前使市場躊躇不前的根本性問題,並給出了及時的回應和清晰的解決方案。”李立峯表示。

同時,李立峯強調,會議提到“國務院金融委將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加大協調和溝通力度,必要時進行問責”,這有助於後續穩定資本市場穩定的政策落地。

在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召開後,“一行兩會”也召開會議,就抓好貫徹落實做出了相應部署。其中,證監會的表態延續了金融委會議的內容,包括要“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大力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鼓勵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引導基金公司自購份額完善有利於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制度機制、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有力有效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等。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報告同時指出,會議強調了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職責,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從政策制定的角度看,全國政策部署應是“一盤棋”,尤其是在今年的環境下,更應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

市場層面,李立峯認爲,隨着國內“政策底”的基本探明,A股有望開啓一輪政策呵護下的“超跌”反彈行情。

“此次國務院金融委、‘一行兩會’召開會議、財政部就房地產稅改革問題表態等,是一套政策組合拳,有助於投資者悲觀情緒的修復。‘政策底’探明後,市場底也不太遙遠,A股有望開啓一輪‘超跌’反彈行情。”李立峯表示。

熊園指出,近年來資本市場經歷了持續大幅調整之際,金融委基本都會召開類似主題的會議,典型的就是2018年8月27日和2018年10月21日兩次針對市場大跌的會議。而就本次會議而言,共研究了5大問題,包括宏觀經濟運行、房地產企業、中概股、平臺經濟治理、香港金融市場穩定。應該說,這5大問題都是當前經濟和市場的焦點,也是近期A股下跌的主要誘因。

“整體看,2022年最核心的要求,就是一個字‘穩’,不僅經濟要穩,資本市場也要穩。因此,接下來,不應低估國家全力穩增長的決心和力度。”熊園強調。

熊園認爲,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的內外部挑戰仍多、下行壓力仍大,5.5%左右的GDP目標難度還是很大。接下來,仍需要政策持續加碼。因此,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已經或正將陸續出臺。

在市場表現層面,隨着金融委專題會議派發的定心丸,資本市場持續多日的下行態勢已經完全扭轉。

3月16日,A股市場及港股均出現大幅上漲。同時,市場情緒面出現了明顯的修復。

隔夜美股市場,中概股延續漲勢,多家互聯網巨頭股價漲幅超過30%。

3月17日,A股、港股市場繼續高開高走,互聯網巨頭、房地產股、超跌股成爲反彈主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