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A股及港股市場一改近期恐慌情緒,均迎來久違大漲。金融委昨日圍繞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召開專題會議,針對宏觀經濟運行、房地產企業、中概股、平臺經濟以及香港金融市場穩定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央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晚間先後公佈多項穩定市場預期的舉措,並將採取措施支持和鼓勵長期資金入市。

我們看到,此次金融委會議傳遞出積極信號,目前股市恐慌情緒有了相當程度的緩解。結合其他對市場影響因素的理解,我們認爲,市場短期下跌的趨勢即便還沒有改變,距離改變的時間也已經很近了。

3月16日召開的金融委會議針對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釋放出積極政策信號。我們明顯感受到,中央對資本市場樞紐地位的高度重視。穩經濟首先要穩信心,穩信心的重點是穩預期。會議及時向市場傳遞的信號,是能起到提振信心穩定預期的作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各部門各地抓緊落實中央精神、前置發力。從今年前兩個月的經濟數據看,實體經濟的恢復正處於進行時。我們在市場中也感受得到,經濟部門和企業把抓早抓實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但是也要看到,市場對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投資政策的配合、寬信用的傳導效果也有一定的觀望情緒,對穩定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目標有信心,但期盼着各項政策配套落地。

關於政策配套,目前信用擴張相對乏力、需求改善尚未遍及絕大多數行業,相當多的房地產企業面臨困難。同時,在全球避險偏好持續抬升、美國加息預期和地緣政治、對全球經濟穩定性存在疑慮等因素衝擊下,年初以來股市整體回撤較多,預期不穩的情況較爲普遍。中概股近期跨境監管問題發酵,與國內外因素一起對港股造成明顯的壓力,港股下跌也引發了市場的焦慮情緒。

此次金融委專題會議上講到上述問題,說明決策層掌握情況,心裏有數。這就爲精準施策、配套協同、穩定經濟工作預期奠定了最重要的條件。穩定得了預期,就穩定得了市場。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集中風險釋放,不少優質資產已經具備長期配置的價值,沒有必要盲目恐慌。

在工作的總體要求上,會議將“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放在與“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樣的高度。會議還着手完善了穩定資本市場的部分機制問題,包括要求對市場關注熱點問題要及時回應,包括“凡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等等,這些都是同樣重要的信號。只要加強政策協同,堅持系統觀點,及時釋放政策信號,精準推動政策配套落地,無疑對市場將起到長期的提振作用,資本市場將有條件發揮積極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樞紐性作用。

關於對A股市場的態度,會議提到的五個問題也是A股面臨的壓力來源。信用擴張問題、房地產企業問題是A股近期預期不穩的重要源頭,部分由中概股和平臺經濟監管等因素導致的海外資金流出也明顯波及A股。同時,穩定A股是“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題中應有之義,完善資本市場的機制,對A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此次金融委在多個方面做出原則要求,關於接下來的宏觀政策預期,我們認爲,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着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一立場在過去幾個月沒有變,在各個領域的政策中,該導向也是一以貫之的。這個政策導向在未來一段時間也不會發生變化。

就政策的後續變化上,一是爲進一步穩定和改善宏觀情況,在房地產的供給端可能還需要一些額外的政策調整,我們也期待針對“新市民”的政策大禮包能夠再大一些。二是部分行業面臨一些現實問題可能是有待解決的,比如新能源和新能源車行業,都面臨一些原材料保供的壓力,這方面是不是政府也可以提供一些幫助;又比如遊戲這個行業,它其實關乎大量的就業,我們也期待在維持行業健康發展方向的前提下,能儘早在版號發放方面有個調整,等等。

在昨日金融委會議內容公佈之後,午盤A股、港股全線大幅反彈,說明股市的恐慌情緒有了相當程度的緩解。結合其他對市場影響因素的理解,市場的短期下跌的趨勢即便還沒有改變,距離改變的時間也已經很近了。我們需要堅定信心。我們管理的長期資金,正堅定按照長期投資思路積極佈局優質股票資產。

站在當前市場,展望未來發展,將視角放到未來一到兩年,市場提供相對較佳回報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在經濟逐漸企穩、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中國的創新活力只會越來越強,新興行業不斷湧現並迎來高增長,傳統行業則會持續再造和更新,中國經濟仍然是孕育大量投資機會的一片沃土,將持續爲股票市場帶來投資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