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辭去中芯國際董事長之後,僅隔半年,“芯片大佬”周子學還是以“身體原因”辭去了執行董事一職。

雖然中芯國際在過去的半年裏,總市值蒸發了近3000億,但是經營業績卻非常喜人。

千億芯片巨頭正式換帥

3月17日消息,中芯國際公告,公司代理董事長高永崗博士,獲委任爲本公司董事長,自2022年3月17日起生效。

同時,周子學博士因身體原因,辭任本公司執行董事職務,自2022年3月17日起生效。周博士已確認其與董事會並無意見分歧,亦無其他與其辭任執行董事職務。

2021年9月3日晚,中芯國際突然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周子學博士因個人身體原因,辭任本公司董事長及董事會提名委員會主席的職務,即日生效;公司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兼公司祕書高永崗博士,獲委任爲本公司代理董事長,履行董事長職責。

公告顯示,作爲中芯國際“老將”,高永崗於 2009 年出任中芯國際非執行董事;於 2013 年 6 月獲委任爲公司戰略規劃執行副總裁,並調任爲執行董事;於 2014 年 2 月獲委任爲公司首席財務官;於 2017 年 7 月獲委任爲公司的聯席公司祕書;於 2020 年 11 月獲委任爲公司祕書。高永崗還兼任長電科技董事、奕瑞科技獨立董事。

高永崗擁有逾 30 年企業管理經驗,曾擔任過多個企業或機構的財務或企業負責人。資料顯示,高永崗爲南開大學管理學博士,曾擔任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總會計師、大唐電信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高永崗還是中國會計學會常務理事、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副會長等。

據數據顯示,周子學2020年從中芯國際獲得的薪酬爲693萬元,高永崗2020年獲得的薪酬爲671.7萬元。

外界曾高度評價:一次完美交接

在周子學卸任董事長之際,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發文表示,周子學卸任董事長,高永崗任代理董事長是一次“接力棒”的完美交接,對中芯乃至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

顧文軍稱,周子學執掌中芯六年半,功勞卓著。他稱周子學完成了三大業績:第一,推動中芯國際成功登陸科創板,解決未來中芯國際擴張的資金問題;第二,過去六年,中芯業績實現了騰飛。根據年報,2015年中芯營收22.36億美元,到了2020年營收達到39.07億美元,這6年來營收接近翻番。第三,中芯國際先進工藝取得重大突破。期間公司成功量產了14nm先進工藝,並且FinFET衍生技術平臺開發也在穩步導入客戶,正在實現產品的多樣化目標。

顧文軍對接棒者高永崗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他企業出身,懂中芯、熟產業、強管理,也是張汝京之後第一位內部培養的董事長。在中芯外有制裁,內有壓力,內外承壓的關鍵時刻,這個安排慎重正確,意義重大。”顧文軍表示。

截至最新收盤,中芯國際股價46.49元,A股市值1731億元,較去年的換帥時蒸發了近3000億元。

在高永崗正式轉正之際,顧文軍再度發文表示,希望中芯進入平穩、團結、發展的新階段。

顧文軍說,在國際形勢敏感,外有制裁;國內新主體層出不窮,競爭對手不斷增加的內卷下,必須得以團結爲首、公司爲主、大局爲重、發展爲要了。

中芯國際已成爲全球第五大代工廠

據最新披露的信息,2022年1月至2月,該公司初步覈算實現營業收入12.23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長59.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9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長94.9%。

目前,中芯國際尚未披露2021年年報,但其營收和利潤的雙增長已成定局。

根據三季報數據,中芯國際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淨利潤同比增長137.6%。

四季度業績更加給力。據預報信息,中芯國際2021年四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8%,淨利潤同比增長172.7%。

根據最新TrendForce集邦諮詢發佈報告稱,中芯國際(SMIC)在 HV、MCU、Ultra Low Power Logic、Specialty memory 等產品需求續強下,加上產品組合調整、平均銷售單價提升等因素,去年四季度營收達 15.8 億美元(約 100.49 億元人民幣),季增 11.6%,成爲全球第五大晶圓代工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