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3月17日,奧斯卡獎的投票正式拉開大幕。距離今年3月27日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正好尚有十日,但圍繞典禮的一些所謂改革舉措,民間的各種說法已是沸反盈天。

八大獎項採用錄播,學院被批缺乏尊重

雖然“蜘蛛俠”湯姆·霍蘭德曾主動請纓擔任奧斯卡獎的主持人,但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最終沒有將繡球拋給他。今年的典禮將由艾米・舒默(Amy Schumer)、汪妲・賽克絲(Wanda Sykes)和蕾吉娜・霍爾(Regina Hall)擔任主持。這是1987年以來首度有三位主持人同臺亮相,也是史上首次由三位女性擔任司儀。 

和這三位一樣,今年負責整臺典禮策劃的威爾·帕克(Will Packer)同樣也是新官上任。早些時候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曾表示:帶領着奧斯卡歷史上第一支全由黑人組成的頒獎典禮監製團隊,他有信心將今年的奧斯卡打造得與往屆都有所不同,“今年典禮的主題是‘全世界愛影人聯合起來’,不管你身處何方,也不管你是什麼身份,都可以盡情享受這一個電影之夜。”

然而,事實上,不少好不容易拿到提名乃至最後“衝奧”成功的人,註定已無法享受到和過往一般的奧斯卡之夜。因爲今年官方宣佈了一項重大變化:將剪輯、音效、妝發、藝術指導、配樂、紀錄短片、動畫短片和真人短片整整八個獎項的頒獎,從直播階段剔除,改爲典禮正式開始直播一小時前,先在場館內錄播。

也就是說,到時候全球觀衆會看到這八大類從介紹候選人,到宣佈誰是勝者,再到勝者上臺接受小金人並作獲獎感言的畫面,肯定會經過剪輯,甚至他們的獲獎感言也很有可能因爲“超時”被刪減,以達到節約時間的目的。

過往頒獎典禮一般都在洛杉磯當地時間下午五點開始播出,今年時間不變,但爲了應對新政,杜比劇院之內的頒獎儀式要提前一個小時,改到下午四點就會開始。從四點到五點,臺上頒發的是上述八個獎項,而臺下坐着的只是相關領域的嘉賓,最爲觀衆所熟悉的那些電影人彼時則在劇院外的紅毯上,如過往一般接受媒體的訪問和粉絲的喝彩。

這種做法自然招來了不少抗議,西班牙演員哈維·巴登直言不諱地表示:這對那些獲獎者來說,是一種心理上的傷害,因爲當他們登臺領獎時,放眼俯視,臺下坐着的觀衆,絕對不會是他們過去所熟悉的那番陣容,這多少會讓他們的獲獎時刻略顯黯然。

憑藉《塔米·菲的眼睛》入圍最佳女主角獎的傑西卡·查斯坦則預先告知媒體,別人怎麼樣她不知道,自己到時候一定會早早地坐到杜比劇院裏,而非按照組委會安排的那樣留在紅地毯上,因爲她不想錯過《塔米·菲的眼睛》奪得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獎的那一刻。“如果這意味着我會錯過紅毯儀式,那也沒辦法。我們演員受到的關注已經夠多了,但大家需要明白,這背後還有許多人的功勞。”

《塔米·菲的眼睛》的主演傑西卡·查斯坦表示爲了見證該片拿下最佳妝發設計獎而自願放棄紅毯儀式

雖然主辦方一再保證,每位候選者的名字一定都會被提及,每一位獲獎者都會獲得抒發獲獎感言的機會,而且經過剪輯播出之後,電視機前的觀衆幾乎不會看出真正現場直播的內容和經剪輯後錄播的內容之間實際上有什麼區別。

但新政一經宣佈,仍然引起各界的炮轟,認爲這相當不尊重八大獎項的入圍者以及從業人員。曾經憑藉《雨果》捧起過小金人的混音師湯姆·弗賴希曼(Tom Fleischman)更是宣佈退出學院,以示抗議。

墨西哥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與另外七十多位好萊塢電影人給學院主席大衛·魯賓寫了一封聯名信,希望對方能夠懸崖勒馬。信中指出,奧斯卡這種只顧收視率和短期利益的做法,其實相當短視,給這一行業內最重要獎項所造成的傷害卻是無法挽回的。“讓頒獎典禮更有娛樂性,以收穫新的收視人羣,這目標固然重要,但絕不能以傷害貶低這些電影人爲手段。”

2月底舉辦的美國剪輯師工會獎頒獎典禮上,主持人蘭斯·羅伯森(Lance Robertson)甚至提議到場的各位剪輯師都不要去接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活兒:“看他們找誰來做要錄播的那些剪輯!”

暴跌的收視率與高昂的轉播費

事實上,2018年時奧斯卡就曾決定過要將攝影、短片等四個獎項放在廣告時間頒發,做法和今年一模一樣。2019年頒獎典禮舉辦的兩週之前,奧斯卡官方正式推出這一計劃,結果招來包括馬丁·斯科塞斯在內的諸多業內大佬當頭棒喝,僅僅四天之後,奧斯卡官方只能宣佈新政作廢。

今年的情況卻有所不同。雖然抗議聲依舊不絕於耳,但奧斯卡方面顯然已經下定決心,現任掌門人大衛・魯賓更是強硬表示,此舉實屬“爲未來所做出的符合最佳利益的決定”。

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收視率年年下跌,去年相比前年更是暴跌58%,創下歷史新低。更關鍵的還在於,對於廣告商來說最有價值的18歲至49歲的收視人羣,下滑幅度更是達到64%,直接動搖了大金主繼續投放廣告的意願。

目前有着全球近萬會員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可不是什麼慈善組織,他們每年都有一筆開支賬目要應付,而其最主要的一筆收入便是轉播頒獎典禮的電視臺支付的版權費。但是,收視率下降,廣告商退場,電視臺收到的錢縮水,也直接導致未來支付的版權費減少,影響到了學院的錢包。

這一點,稍稍回顧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歷史就可知曉。回到上世紀四十年代,創立時間尚且還不算太久的奧斯卡獎,不論是全球影響力還是經濟實力,都遠非如今這般強勢。當時,他們的主要活動經費,都來源於好萊塢幾大電影公司,但當時的這些行業巨頭,互相競爭激烈,嚴格禁止旗下籤約的導演編劇和演員在奧斯卡選票上有“喫飯砸鍋”的舉動。隸屬於哪家公司的明星,就必須爲這家公司的影片投出莊嚴的一票;否則的話,一經發現,嚴懲不貸。事實上,更多情況下,這些所謂的選票,根本就到不了個人手中,電影公司會代旗下藝人來打勾畫圈。

然而,電影公司也無法永遠隻手遮天,嚮往自由崇尚藝術的奧斯卡,越來越傾向於那些藝術氣息濃郁的作品,時不時會對大資本投入的好萊塢商業片不屑一顧。到了1948年,兩股力量的矛盾更趨尖銳。那一年,英美兩國電影行業打起了貿易戰,互設壁壘,各自使絆。

1949年3月的奧斯卡頒獎禮上,由勞倫斯·奧利弗自導自演的英國影片《王子復仇記》戰勝了《碧血金沙》《心聲淚影》等本土製作,一舉拿下最佳影片大獎,打破了奧斯卡過往二十年裏從未有外國影片拔得頭籌的慣例,讓好萊塢各大片商氣憤至極,威脅要從奧斯卡撤資,讓1950年的頒獎典禮辦不下去。

面對困境,學院不得不提高了會員所需繳納的年費,搞了不少民間募款活動,甚至還授權手錶品牌寶路華製作了奧斯卡聯名腕錶,以便從中賺得一些授權費。

就這樣,奧斯卡勉強經營,艱難地過了兩年,終於在1953年迎來了它的大救星——電視。正所謂世事弄人,曾幾何時,電視的出現爲整個電影行業帶來了一次生存危機,好萊塢更是首當其衝。但到了此時,已快要彈盡糧絕的奧斯卡,卻靠着NBC電視臺給出的十萬美元轉播費,完成逆襲。

如今,ABC電視臺每年付給學院的這筆轉播費早已水漲船高到一億美元一年(奧斯卡和ABC雙方從未對外公佈過這筆費用的具體金額,一億美元一年其實是坊間的保守估計,如果再加上各種相關授權商品的銷售額,學院每年光是辦這一場頒獎典禮,獲得的回報肯定在一億美元以上)。但反過來,付了那麼多錢,ABC希望奧斯卡頒獎典禮勵精圖治,好好提高收視率,也是再理所當然不過了。

奧斯卡和ABC由1976年開始合作這臺電影盛事的轉播事宜,雙方目前這份合同簽署於2016年,要到2028年纔會過期。2016年簽約當年,頒獎典禮收視人數還有近3500萬;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已落到了十分不堪的1040萬。不難想象大金主ABC難免有些不滿和焦慮,據說,他們還要求奧斯卡方面退回去年的部分轉播費,最終也確實要回去了一些。

“最受觀衆歡迎電影大獎”引粉絲刷票

今年奧斯卡獎的另一大變化就是設立了“最受觀衆歡迎電影大獎”。其實早在2018年,學院就曾提出追加奧斯卡最佳人氣電影獎,試圖藉此吸引觀衆、拉抬收視率,但被抨擊太過荒謬,最後無疾而終。而今年最受觀衆歡迎電影大獎同樣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最受觀衆歡迎電影大獎由觀衆自2月14日至3月3日在社交媒體上投票產生。事實上,早在奧斯卡方面2月份宣佈設立此獎時,就有媒體人表示此舉並不可取,理由是網上投票可操作性太強,難以防範各種作弊方法,甚至有可能出現暗箱操作的情況。

確實,按照這次投票活動的規則設定,社交媒體的用戶只需以“奧斯卡觀衆最愛”(OSCARSFANFAVORITE)作爲關鍵詞發帖,就能讓自己推選的電影獲得寶貴的一票。而且,每位用戶每天最多可以發佈相關帖文二十次,換句話說,一個賬號一天就能爲同一部影片刷票二十次,這也讓整個活動的公信力備受爭議。

果然,據官方透露,雖然大熱門影片《蜘蛛俠:英雄無歸》一如預期地獲得了大量投票,但口碑並不算甚佳的新版《灰姑娘》和題材相對小衆的劇情片《水俁病》都因爲主演卡米拉·卡貝歐和約翰尼·德普忠實粉絲的發力,一舉獲得大量選票。當然,據一項2月中旬完成的民調顯示,受調查的2000多名美國成年人中,有26%認爲《蜘蛛俠:英雄無歸》是2021年他們看過的所有電影裏最心愛的一部,遙遙領先於排名其後的《魔法滿屋》《沙丘》等片。不過究竟結果如何,還是要等到3月27日的頒獎典禮纔會揭曉。

最後還要說一說今年的防疫措施。原本還規定了由洛杉磯市以外地區過來的嘉賓,都必須要事先隔離五天,但3月初洛杉磯郡相繼撤銷了包括口罩令在內的一系列防疫措施,也讓奧斯卡方面迅速跟進做出了政策修改。當然,這部分嘉賓來到洛杉磯市後,還是必須要儘快完成一次核酸檢測,因爲所有人在3月27日進入杜比劇院活動現場時,都需要提供3月26日的核酸陰性證明。

3月初舉行的奧斯卡午餐會共計來了169位被提名人,外加陪同前來的家人朋友,一共有兩百多人出席了這場午宴。疫情影響依然存在,每位嘉賓都需出示疫苗施打證明,外加48小時內的核酸陰性報告。《犬之力》導演簡·坎平恩就因爲去做檢測時查出來核酸陽性,因而錯過了這場宴會。此外,以往午餐會的重頭戲,全體被提名人的大合照環節,今年也被更改成了十幾人一組的小合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