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增長、持續回報和改革創新。”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兼首席財務官姚波用這三個關鍵詞來概括公司2021年的業績。

3月17日晚間,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公佈了首份上市險企年報。年報顯示,2021年平安實現歸母營運利潤1479.61億元,同比增長6.1%;營運ROE爲18.9%;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16.18億元,同比下降29.0%。

在第二天上午(3月18日)的業績發佈會上,平安高管回應了壽險改革、股價、不動產投資、方正集團重組、償二代落地等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姚波表示,平安股價處於被低估的狀態,在市值管理上,將通過分紅和回購向市場傳遞信心。二級市場上,中國平安股價在今天午後瞬間被拉昇,截至當天收盤大漲5.34%,收報47.93元/股。

壽險改革穩步推進

中國平安先於行業在2019年起便開始了壽險改革。改革的時間已經超過兩年,目前的成效如何?

年報顯示,2021年,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現營運利潤970.75億元,同比增長3.6%,營運ROE32.3%;2021年全年績優隊伍規模穩定,人均新業務價值提升超20%。

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表示,“公司管理層對目前壽險改革的階段性成效還是滿意的,符合我們的預期在穩健推進當中,相信隨着改革的推進,相關成效會逐步呈現。”

她表示,從長期來看,我國保險市場空間很大,發展向好。從戰略來看,公司正在持續推動“4+3”雙輪驅動的壽險改革戰略落地,即四大渠道、三大產品。這四個渠道分別是:

第一個是最重要的個人代理人渠道,公司推動高質量代理人渠道,已經經歷過兩年的改革,今年是第三年最後一年的改革。

第二個是社區網格化渠道,三千萬保單不是重新分配給代理人,而是有一個獨立的社區網格化渠道,不同網格分配有不同的客戶,配備相應的項目經理。去年在三個城市試點,發現效果非常明顯,繼續率提升了15-20個點。

第三個是新銀保渠道。平安銀行升級銀保模式,將其打造成爲優才渠道,與財富管理、私人銀行部分更加緊密結合,潛力非常大。

第四個是下沉式渠道。比如,結合產險網絡的渠道,來覆蓋更多過去沒有覆蓋到的區域。

年報提到,2021年,平安壽險代理人渠道實施隊伍分層精細化經營並推廣數字化管理,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費同比增長超22%。不過代理人數量有明顯的下降,截至去年末平安個人壽險銷售代理人數量下滑至60.03萬人,而2020年年底的數量爲102.38萬人,同比下滑41.4%。

而三個產品,第一是傳統的保險產品,第二是綜合金融,第三個是“+健康+醫療”的服務。

她表示,代理人改革和產品效果已經顯現,“只要堅持做下去,不管是從長期價值還是從戰略從執行來看,我們很快會逐步見到成效。”

不動產投資風險可控

針對市場關注的不動產投資風險敞口問題,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擬任)鄧斌回應稱,“目前公司在不動產領域的風險敞口是可控的。根據年報數據,核心不動產的敞口在5.5%,這個數據在合理區間,而且其中有長期收租爲目的的不動產,佔比一半多。”

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不動產投資餘額爲2161.38億元,在總投資資產中佔比5.5%,其中物權1006.47億元、股權568.63億元、債權586.28億元。

那麼,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平安是否會改變不動產的投資策略?

他表示,我們的配置是多方向的,中國平安整個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不動產資產分爲物權、股權和債權,其中絕大部分爲自持性和收租性物權,佔比遠低於監管規定的上限,且自持物業和收租物業收益良好,風險很低。少量爲股權、債權投資,風險可控。

他介紹說,配置上,平安保險資金的“雙啞鈴”型配置結構,形成了總體均衡穩健的佈局,特別是資產負債管理上,配置了大量長久期利率債,這使公司在利率風險管理上處於優勢地位,在利率下行的大趨勢下,其優勢尤爲突出。

“我們已經把資產和負債的久期差收窄至4年左右,這個數字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是領先的,這說明我們的現金流匹配比較穩健,未來的投資收益率預期性、穩定性非常強。”他表示。

華夏幸福的影響方面,姚波介紹,2021年受到華夏幸福債務危機的影響都已在2020年按照審慎的原則足額提取了撥備,雖然華夏幸福的投資風險屬於偶發性個別事件,但公司也總結了經驗教訓並優化了投資風險管理機制,提升了風險管理水平。

償二代”落地影響償付能力

歷經四年打磨,償二代二期工程在2021歲末落地,整個行業也將面臨嚴監管的“洗禮”。業內普遍認爲,償二代二期工程實施後,部分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或出現大幅下滑。這對平安有哪些影響?

姚波表示,償二代二期工程確實給公司償付能力帶來一些影響,對壽險來說最大的影響是核心償付能力。

他進一步解釋稱,“經過二期工程新規測算,我們的一些指標確實會受到一定影響。原來我們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高於200%,現在可能有一個比較大的降幅,但是依舊高於100%,是監管要求(50%)的2倍以上,還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水平。另外,新規對整個行業都有影響,只是影響程度不一。監管部門也給予了三年的過渡期,我們會做好應對。”

姚波說,償二代落地對長期股權投資會更加嚴格,另外,對產險、車險的風險因子,還有產險的信用保信保險的風險因子調高了,對資本要求更多了。

對於市場關心的“方正集團重整計劃進展”,中國平安總經理、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表示,目前方正集團重整計劃正按照既定的目標推進,一旦期間有進展,中國平安也會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2022年1月底,中國平安公告稱,旗下平安人壽收到銀保監會出具的《關於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投資新方正集團的批覆》。據此,銀保監會同意平安人壽投資新方正集團。

公告還顯示,根據《重整投資協議》的約定以及重整主體的債權人對債權清償方案的選擇情況,平安人壽擬出資約482億元受讓新方正集團約66.51%的股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