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3月16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對當前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3月18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助理院長、長聘副教授、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卓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次會議爲將來不同部門出臺的一些政策協調提供了一種決策模式參考,有助於穩定市場。

黃卓表示,會議在提到中概股時表示,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於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這意味着,前期困擾中概股和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一些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金融委會議後披露的信息極大的緩解了市場對於中概股的悲觀情緒,會議後的幾個交易日,中概股出現了巨大的反彈”。黃卓認爲,中概股短期內再次出現大幅下跌的風險基本已經消除,整體不確定性有了極大的緩解。

而在談及中概股未來何去何從時,黃卓指出,中概股裏面有一大部分是平臺型、科技類企業。這些企業如何發展,一方面是看國內關於平臺經濟的監管和治理政策,另一方面在SEC等監管機構的相關監管政策。

“從專題會議後A股走勢來看,我想市場應該是在期待後續的相關政策,希望能有更多配套細則出臺來提振經濟同時化解金融風險。”黃卓表示。

金融風險化解方面,黃卓認爲,特別要注意如何化解個別大型房地產企業的風險事件,這個問題相對比較複雜,應儘快出臺風險化解和鼓勵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配套措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