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吳昊)訊,維穩信號再奏強音。繼金融委專題會議召開以來,證監繫統頻傳利好聲音,系列政策組合拳正爲資本市場的信心回暖注入能量。

先是證監會在金融委專題會議後,連續於3月16、17日表態全力維護市場平穩運行,堅持“穩字當頭”,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內生穩定機制。

同時,證監會也正在會同相關部委,深入推進公募REITs試點相關工作。國泰君安表示,這對完善國內REITs市場制度建設及擴充REITs市場體量、助力REITs市場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另外,證券公司也於3月17日迎來“定向降準”。中國結算稱,正在配合推進的貨銀對付(DVP)改革,並自2022年4月起將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自18%調降至16%。

不僅如此,爲支持新冠疫情嚴重地區恢復實體經濟,貫徹落實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精神,三大交易所及股轉系統也發佈相關降費通知,減免疫情地區上市公司2022年度上市/掛牌初費、上市/掛牌年費和股東大會網絡投票服務費等多項費用。

市場暖意正在逐步回升。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師王漢鋒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金融委專題會議釋放了對於資本市場呵護的積極信號,大幅緩解市場擔憂。中國市場中期有望展現相對韌性,隨着政策逐步發揮效用,國內增長有望逐步企穩回升。

王漢鋒還對記者表示,市場短線雖仍可能有反覆,但類似前期大幅回調的階段可能已經結束。中期來看,近期結合地緣風險所帶來的供給衝擊,以及海外國家疫情長期處於供需錯配格局,通脹大幅走高的情況來看,海外中期出現“滯脹”情形的概率可能在加大,因此市場未來面臨的外部環境可能並非十分有利。

接踵而至的利好政策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截至3月18日收盤,A股三大主要指數普漲,上證指數漲1.12%,深證成指漲0.31%,創業板指漲0.11%。兩市成交9904.7億,超120只個股漲停,表現出良好的賺錢效應。

證監會連續兩日釋放維穩強信號

3月16日,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就當前市場最爲關心的幾大問題作出研究部署,表達了對穩增長的堅定支持。隨後,證監會連續於3月16、17日重磅發聲,進一步釋放了全力維護市場平穩運行的強勁信號。

3月17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黨委會議,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就證監會系統的貫徹落實作出部署安排。

其中重點包括,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內生穩定機制,推進解決涉及資本市場預期、生態、環境等重點問題、敏感問題,全力維護市場平穩運行;統籌疫情防控和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落實支持振作工業經濟運行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相關措施;紮實推進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統籌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法治體系完善、監管轉型與監管能力提升等重點改革任務落地見效等內容。

此前的3月16日,證監會黨委還組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精神,並就所提出的市場關切內容做好觀察落實和研究部署,其中重點包括全面註冊制改革、鼓勵上市公司增持回購、與香港市場合作、企業境外上市、支持實體經濟、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等方面內容。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公募REITs試點將進一步推進

穩增長、穩預期的積極聲音連續釋放。這當中,市場對信用擴張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的信心,或將隨着今日證監會又一積極信號的發出,得到激發與提振。

3月18日,證監會表示,正在會同相關部委,進一步深入推進基礎設施REITs試點,完善制度機制,拓寬試點範圍,更好發揮公募REITs的功能作用,進一步促進投融資良性循環,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一方面,正在研究制定基礎設施REITs擴募規則,正在指導交易所抓緊制定REITs擴募規則,並將適時徵求市場意見。

證監會表示,擴募是REITs產品的重要特性。推出REITs擴募機制,有利於已上市優質運營主體依託市場機制增發份額收購資產,優化投資組合,促進併購活動,更好形成投融資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正在會同相關部委抓緊研究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試點項目落地。

證監會表示,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項目試點,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住房制度決策部署的有效政策工具,有利於拓寬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資金來源,更好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促進行業向新發展模式轉型,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2021年6月,首批基礎設施公募REITs在滬深交易所上市,標誌着公募REITs試點正式啓動。目前已有11只公募REITs產品上市,市場運行平穩,流動性和價格發現機制總體較好,符合試點預期。

國泰君安表示,此舉對完善國內REITs市場制度建設及擴充REITs市場體量、助力REITs市場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爲REITs市場再次注入一劑強心針。

一方面,將進一步完善REITs制度體系,推動REITs市場供給常態化,從頂層設計上保證了REITs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保障廣大投資人利益;另一方面,監管層一系列制度的出臺也是對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健康發展,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的貫徹落實。

三大交易所及全國股轉發降費利好

支持市場主體應對疫情、恢復發展,併爲貫徹落實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精神,三大交易所及全國股轉系統也陸續傳來穩預期的政策聲音。

3月18日,深交所發佈通知,免收深市上市公司2022年度上市初費、上市年費和股東大會網絡投票服務費,以實際行動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要求,支持市場主體應對疫情,加快恢復發展。

深交所表示,今年以來,深交所已免收陝西省、河南省和天津市三地上市公司2022年度相關費用。此次擴大減費範圍,是深交所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發展的又一務實舉措。

此外,深交所還積極推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系列舉措,在上市審覈、一線監管各條線陸續推出有溫度、有彈性的系列監管服務舉措,加大對生產經營暫時遇到困難企業的支持力度。

3月17日,上交所爲支持新冠疫情嚴重地區,貫徹落實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精神,發揮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加快恢復發展功能,決定免收近期受疫情影響地區上市公司2022年上市初費和上市年費,同時免收近期受疫情影響地區上市公司2022年股東大會網絡投票服務費。

同日,爲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支持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地區經濟加快恢復發展,北交所與全國股轉系統也發佈通知,決定免收註冊地在深圳市、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吉林省、上海市的上市/掛牌公司2022年上市年費或掛牌初費和掛牌年費。

券商迎“定向降準”,將打開行業發展空間

3月17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結算”)發佈公告,正在配合推進的貨銀對付(DVP)改革,自2022年4月起將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自18%調降至16%。中國結算表示,此舉是爲貫徹落實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精神,降低市場資金成本,服務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中信證券表示,下調結算備付金比例有利於充分發揮券商配置能力,合理調配公司資金,緩解流動性壓力,從而提升股東回報。長遠來看,我們認爲結算備付金比例有望隨着券商經營能力的提升而持續調整,在長期將打開證券行業發展空間。

同時,爲支持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地區經濟加快恢復發展,中國結算自2022年4月起減免兩網及退市公司股份證券登記費、B股及債券非交易過戶費、封閉式基金分紅派息手續費等部分登記結算費用,並免收註冊地在天津市、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上海市、山東省、河南省、陝西省、深圳市等地區的發行人2022年登記結算費用。

中金王漢鋒:企穩回升進行時,“穩增長”政策信號積極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師王漢鋒表示,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釋放對於資本市場呵護的積極信號,在平臺經濟治理、香港金融市場穩定等方面也有所着墨,大幅緩解近期市場對於穩增長、地產、中概股、平臺經濟等多方面的擔憂。

王漢鋒表示,中國市場中期有望展現相對韌性,對於中國市場沒有必要過度悲觀。同時,對於當前對於中國市場而言,主要有如下三點相對有利的方面:

一是相比海外國家,中國所處增長與政策週期相對有利,2022年中國市場所面臨的環境是“政策走向寬鬆,增長逐漸企穩回升”,相比於海外市場政策收緊和增長回落的組合是相對有利的;

二是中國整體通脹壓力有限,“穩增長”政策空間相對充足,並且金融委會議的定調也強化“穩增長”的決心,隨着政策逐步發揮效用,國內增長有望逐步企穩回升;

三是估值層面,市場經歷近期調整後估值已不再偏貴,中國市場絕對估值處在歷史相對低位,與其他主要市場相比相對估值也具有吸引力。

王漢鋒認爲,市場短線雖仍可能有反覆,但類似前期大幅回調的階段可能已經結束。

中期來看,近期結合地緣風險所帶來的供給衝擊,以及海外國家疫情長期處於供需錯配格局,通脹大幅走高的情況來看,海外中期出現“滯脹”情形的概率可能在加大,因此市場未來面臨的外部環境可能並非十分有利。

但是相比之下,中國的通脹壓力相對可控,作爲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大國,具有全球最大、相對較全的產業鏈,只要中國繼續謀求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趨勢不變,結合中國“穩增長”更具備空間,估值相對有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