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彭揚 昝秀麗

人民銀行網站3月18日消息,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浙江省政府聯合發佈金融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意見提出,健全資本市場服務高質量發展機制,加快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引導企業精準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

業內專家表示,意見明確了金融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工作要求和重點領域,將爲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提供有力支持,也將爲金融支持共同富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積累經驗和打造樣板。

健全資本市場服務高質量發展機制

意見提出了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金融爲民的宗旨、倡導金融向善的理念、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四方面總體要求,圍繞“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推動高標準對外開放”“創新小微金融服務模式,助力縮小收入差距”等方面給出具體意見,並明確了相應的保障措施。

在資本市場方面,意見提出,健全資本市場服務高質量發展機制。加快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通過併購重組等方式引領帶動一批現代產業集聚發展。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等與浙江共建企業培育和專項服務機制,引導企業精準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創新區域性股權市場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合作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基礎層和創新層掛牌、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加快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探索市場化參與擬上市企業輔導規範,支持區域性股權市場推廣縣域企業服務基地模式。鼓勵證券公司參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發起設立專項投資基金服務掛牌企業投融資,最高出資比例可達50%。按規定設立中外合資證券公司,探索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服務,穩步發展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意見提出支持滬深交易所、北交所等與浙江共建企業培育和專項服務機制等舉措,有助於浙江借力多層次資本市場促進企業發展,支持企業成長壯大。創新區域性股權市場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合作機制,加快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等舉措,將爲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普惠性金融服務,培育輸送更多優質後備上市資源。

意見提出,支持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建設,深化與上海期貨交易所期現合作,共建保稅商品數據中心,推動雙方倉單業務合作,完善長三角油氣交易市場體系。

“浙江不僅經濟活躍,並且有非常好的服務業和工業基礎,在能源進出口上也有區位優勢。石油對國家的發展有着重要的基礎戰略意義,建設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將進一步盤活市場、吸引投資。”陳靂稱。

拓寬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渠道

在助力縮小收入差距方面,意見提出,拓寬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渠道。高水平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打造財富管理高地。在依法合規、商業自願基礎上,支持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在浙江發起設立理財子公司。支持公募基金公司落戶浙江。鼓勵本地經營機構做優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服務,發揮財富管理功能。支持金融機構穩健發展投資基金、理財產品、信託等多元化金融產品,構建與城鄉居民需求相適應的多層次、多樣化財富管理體系。

“財富管理可以促使國民儲蓄有效轉化爲投資,優化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是提高全民社會福利的重要方式。”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爲,在支持浙江設立和引入理財子公司、公募基金等金融機構的同時,還應引導、重點發展普惠型財富管理,創新更多的資管產品和服務,特別是增加銀行理財、公募基金等產品供給,提升財富管理的均等性和便利性,滿足各階層居民對財富管理的多樣化需求,多方面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意見提出,助力低收入羣體增收。加大對個體工商戶、家庭作坊、流動商販、靈活就業人員、農村創業人羣等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優化對進城務工農民的金融服務,推動低收入羣體增收。探索麪向新產業、新業態和靈活就業人員推出更加符合其多樣化需求的保險保障,充分發揮保險“穩定器”作用。

圍繞深化綠色金融改革,意見提出,打造綠色金融浙江樣板。推動銀行保險機構探索開展氣候風險評估,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融資活動。推進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和治理(ESG)信息披露,發展綠色債券,探索綠色資產證券化,研究建立綠色證券基金業務統計評價制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