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资本深潜号

转眼间,2022年的一季度已经接近尾声。或许是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今年的新基发行并不像前两年那么热闹,截至目前新基金成立规模仅为2231.17亿份。

虽然一季度即将进入尾声,下周的新基发行仍略显平淡。不过,从发行质量来看,有几位各大基金公司的“隐形骨干”即将登场,他(她)们虽然在市场中的名声不显,但业内口碑都有目共睹。

他(她)们会成为近期市场反弹后,真正抄到底的投资人么?

01

“新生代”成雨轩

提到周应波,众多投资者或许都能对这位中欧“明星”的风格和履历如数家珍。但曾和其多次搭档管理过基金的成雨轩,外人就不太熟悉了。下周,也是成雨轩首次首发单独管理的新基金。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加入中欧基金的成雨轩,是周应波带领的成长策略小组中的核心成员,和周应波擅长挖掘股不同,成雨轩更偏好消费医药领域。

两人曾搭档管理过中欧远见,以及中欧时代智慧。目前,这两只基金都由成雨轩单独管理,其中,中欧时代智慧的任职回报已达到107.83%。

从投资风格来看,作为同一个策略组的成员,成雨轩的投资风格无疑会受到周应波的影响,但当然也会有自己的特点。

绝大多数公募基金经理都是在别人的肩膀上起跳,在投资生涯中形成自己的东西的。

曾有过海外留学经验和卖方研究经历的成雨轩,先后经历过白酒、农业等行业的的研究,此后才着重开始投资的。

她对个股的商业模式研究格外注重,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相当关注,也因此,她往往长期、较集中的配置优秀的公司。

这一点,从其最新的重仓持股中也有体现。(见下图)

02

从银行理财转战公募的朱红裕

下周还有一个老将就是招商基金的朱红裕。他出道很久在公募、私募、银行理财子领域,都有过他的身影。

清华大学工学硕士毕业的朱红裕,曾就职于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安基金。在加入国投瑞银基金后,他的业绩开始起飞,代表作国投瑞银稳健增长的任职期回报为-0.47%,跑赢同期沪深300的幅度超过29%。(见下图)

也因此,朱红裕在当时一度是公募中的“风云人物”,出任过国投瑞银的投研部门负责人等职务。

后来,随着私募的崛起,朱红裕后续加入弘尚资产出任首席投资官。在2020年加入招行前,他还曾担任过红杉资本(中国)副总裁。

加入招银理财后,朱红裕任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投资经理,掌管曾被称为银行“首只主动权益产品”的招卓一号。

一年后,朱红裕再次回到了公募圈,加入招商基金。下周的新基金,也将是这位十年老将回归后的首只权益产品。

从公募转型到私募和理财子,再回归公募,可谓阅尽千帆后的朱红裕,如何应对越加复杂的市场,或许值得关注。

03

18只新基金即将发行

Wing数据显示,下周(3月21日至3月25日)将有18只新基金鱼贯登场。虽然近期市场回温明显,但新基发行市场仍是以“稳”为主,权益产品已连续多周不是发行重点。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类风险偏好较高的品种。(见下图)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新基成立规模已达到2231.17亿份。从新发规模和产品数量上,仍是招商基金一家独大,以15只新基金,合计222.51亿元的规模,稳坐“大哥”的位置。

而中欧基金则成为最大的黑马,反超“广州双雄”之一的广发基金,以及南方基金,以141.71亿元的规模,位列第二。

相关文章